財股魔鏡——競飆電動車股會否泡沫化?
2020年出現了多種「爆炸性」的變革,本周我們將注意力放到全球電動車市場,很多車企繼續依據政府政策發展,並仰賴持續的激勵措施和資本支持,相關股價已出現了相當大的漲勢。
儘管Covid-19的陰霾,今年至今已見證特斯拉市值和估值迭創新高,多間仍
處於虧損狀態的電動車新創企業紛紛在美掛牌,包括中國的蔚來汽車(NIO)、理想汽車(LI),以及最近的小鵬汽車(XPEV)迅速崛起。另外,Nikola(NKLA)、Workhorse Group(WKHS)、Canoo(CNOO)和Lordstown(RIDE)等電動商用車企,亦尋求各種方法上市。香港的恒大汽車(708)也不甘示弱,透過積極宣傳和廣告熱播,彰顯其宏偉計劃,成功配股籌資40億港元。其他的電動車製造商還啟動了到上海科創板或創業板再上市的計劃。
藉著能源兼智能汽車概念,出現大規模集資潮流,伴隨未來的試用定單,這類具備前景的科技引起了投資者的興趣與名人投資者的支持。但這會否是另一個類似2000年的科網泡沫呢?
儘管電動化與智能化是一個難以逆轉的趨勢,但量的增長需要多種條件配合。例如對科技開發投入、對充電基建大量投資、智能科技功能的批准、測試,以及完善售後維護服務的建立。
即使是作為擁有電動車核心技術和專利的領導者的特斯拉,其上半年的利潤主要也是通過向競爭對手出售碳排放積分取得7.82億美元的收入。然而,這些碳排積分缺乏透明度和普遍性的定價準則,使得股東難以評估其未來的收益。
由於傳統汽車商聯合加入競爭的行列,激勵政策和消費者偏好也可能有重大轉變,在新興行業中挑選贏家通常會遇到很多陷阱。投資者可將重點放在具核心電池技術、更高盈利可見度及穩定的經常性現金流,或更好地專注於受益於這些巨大資本支出的零組件、半導體及機器人技術方面來尋求獲利機會。
博譽顧問集團資深顧問
周亨
財股魔鏡 - 周亨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d.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