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經濟增長不能忽略通脹與匯率
內地發表的GDP增長目標只有6%,大大的低於市場預期。 (資料圖片)
近日,內地A股和港股的走勢並不太佳,比起美股,更加是相形見絀。很多人把這歸因於內地發表的GDP增長目標,只有6%,大大的低於市場預期,再對比去年的GDP增長是2.3%,世界第一也是
唯一有正增長的國家,這自然是令市場大大失望,因而反映在股市,也有其必然性。
在這之後,人們也把內地現時面對的經濟難題,一一列舉出來,數來就是大家熟悉的,被西方各國圍堵,將會出現科技荒,以及內地欠債槓桿仍然過高,諸如此類。
反觀美國,卻由於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種,現已令到確診率大幅下跌,市場預期年底將會可控疫情,很多人認為,它將會是本年世界經濟的火車頭,將會有強勁的增長。
首先講疫情控制,我並不太樂觀,皆因它並非強迫注射,估計只有一半人口會注射,再者,注射了之後,雖然可以減少大部分的感染,然而不但還有少許感染的可能性,更不可避免地可照樣傳染給別人。
近月的確診數字大幅下降,只是因為最想打疫苗的人快速地排隊打了,可以預期,在不久的將來,注射疫苗的數字將會大幅降低。事實上,美國和英國的確診數字在屢創新高後,大規模打疫苗,在短短時間,數字降低了七成,可是,在近10天,數字卻沒繼續降下來,這也許是證明了,疫苗抗疫的法子,已到了瓶頸位。
說到經濟增長,很多人忽略了通貨膨脹,以及匯率。這正如幾年前,內地的經濟增長有幾個巴仙,但根據美國的統計,內地是零增長,皆因人民幣貶值,以美元計算,內地經濟就是零增長了。
有些「識識地」經濟的人也許會說:實質經濟增長不是把通脹減除的嗎?這說法就太過課本了,皆因「通貨膨脹」的原意是「流通貨幣的價值減低了」,但照現代計量經濟學的方法,這只是「消費物價指數」的另一說法,並不能反映「(流)通(貨)幣」的真正貶值。
簡單點說,美國因量化寬鬆而造成的經濟泡沫,將令其經濟增長達標,但反映不到實質經濟。至於內地,一來因去(以前積聚下來的)槓桿化令其增長減緩,二來如以人民幣計算,則其增長很可能只有6%。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政經密碼 - 周顯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