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1年3月1日 星期一

選股情報 - 石鏡泉 2021年3月1日

選股情報 - 石鏡泉 2021年3月1日


《缸邊隨筆-石鏡泉》不識息的美儲局
《缸邊隨筆-石鏡泉》不識息的美儲局
  《缸邊隨筆》美國聯儲局不識息,即是不懂醫術的醫生,結果?會死人。想唔死?自己執生

,減債。
 
  筆者謂聯儲局不識息是個很大的責難,是。因為講息低不用怕的聯儲局官員,以年齡來說,

筆者只可以謂他是個「仔」,未見

過「大蛇屙尿」,即未見過70年代末美通脹勁升、債息急升

的困境。
 
  聯儲局官員謂,今時債息仍低,升嚇,無礙。反之息升,反映市場預期通脹升,即是經濟會

轉好,所以今時息升,是好事,值得擁抱!
 
  戇居!!!如息升值得擁抱,股市要升啦!

 
  息是否低,要看靠息去炒的華爾街怎部署。

 
  如街息在半厘,華爾街精英的部署,是會以街息兩厘,還是街息半厘來部署?街息半厘,而

仍以街息兩厘的眼光來炒,一定被老闆炒。街息半厘,就一定以街息半厘來炒,當街息急升上1

厘時,即資金成本加倍,華爾街的精英,要不要走貨?必走,咁就係股市要跌數百點以至千點囉

。因為炒新經濟、新科技股的精英是不會不借錢或不用孖展來炒。

 
  以港股藍籌計,是可以做50%孖展,即是100元可買150元貨,這就是為甚麼近數月

來,港股升極的都是大價指數成分股,因為這些股可做孖展。但那些就算有實力的二、三線股(

可作價值投資)就少資金關顧,因為這些實力股只能做到小額孖展,以至不能做孖展。當太多孖

展貨時,市跌一急,就會戲院失火,人踩人,成交便急升至歷史紀錄。

 
  如果市場上沒有孖展客又如何?就不會有股跌或股災。筆者做節目,不時有人問,我揸了這

股成10年,幾時返家鄉。這位朋友肯定不是用孖展啦,持孖展貨10年,畀息都畀死。

 
  莊子謂:聖人(精明人孖展客)不死,大盜不止。市場上沒有孖展客,大市點會跌(唔好再

講加印花稅啦!)。如投資者都不是孖展聖人,而是老老實實,百分百用自己錢去揸貨的大叔大

嬸時,股市就頂多有微波漣漪!
 
  街息高低與否,不是以監管者,即旁觀者的角度去看,而是要以使用者的角度去看,如街息

半厘,市場不肯借,又或當兩厘(即做了保險),則街息升上1厘半,市場也不會起波瀾。此一

如在回教國家,豬價升上天,也不會為居民生活帶來困苦,只有在食豬肉的國家,豬價升,才會

為民生帶來困擾。
 
  當美國息口市場被慣寵了低息,當聯儲局官員又日日講可容忍通脹,保你低息時,金融街會

不借大?借大的一個指標就是不會花錢去買認沽證(沽空),有錢都去買認購證(睇好)。筆者

在上周三(24日)和周四(25日)文一再指出,今時華爾街的沽空比率只低至1﹒5%,與

2000年科網潮爆破前的沽空水平相若,這是危險的,一旦市道逆轉,投資者就要加大沽空倉

位,個市想不急跌都不能。
 
  今時美債息會不會是升一陣子又回下?怕不易,原因:

 
  1﹒不是講疫情會去,環球經濟復甦會臨?環球復甦一臨,各國政府、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將

多,必然會扯高債息,故近日是不光美債息升,而是環球債息升,澳洲政府於上周五(26日)

亦被迫「突然」入市買澳債,圖壓低澳債息。
 
  今時金融市場是環球一體化,大國(特別是美國)息升、股跌,是會引起「蝴蝶效應」,由

此岸波動到彼岸。因為環球股票基金,如在一地受創是會在其他地區沽貨,籌錢來等人贖回基金

。香港市場資金自由出入,一直以來就有自動提款機的稱號,今次又怎會例外。

 
  2﹒對通脹展望,筆者認為2021年後,怕是升為主,何故?

 
  通脹,是貨幣供應多、人口多、人的欲望多所致。

 
  有孤寒財主,錢多到痺,但就孤家寡人,甘於家徒四壁;如社會上人人如此,怎易有通脹。

 
  同是孤寒財主,也是錢多,也甘於家徒四壁,但有三妻四妾,家族人丁多,食飯都可以食到

米有通脹。
 
  有打工族,財富不多,但信用卡多,又多女朋友(即人丁多),又「大花筒」,碌卡度日。

但在一定時期內,這類打工族會帶來極大通脹壓力。

 
  1970年代末,美國的戰後一代(人丁多),剛出來工作,有信用卡,狂碌卡消費,便帶

來了美國13%的高通脹率,3個月債息高至21厘,30年國債高至15厘,但仍未壓得住通

脹;直到有日美國國民醒覺,響應白宮呼籲不要碌卡,不先使未來錢,有責任的美國人把信用卡

剪半,寄到白宮,信用卡消費減,通脹便回下。當時的聯儲局主席伏爾克被譽為打通脹猛虎的英

雄,但他自己則稱,唔知點解美國人突然轉軚,剪卡不消費。可見,利率高雖可壓通脹,但最重

要的是消費者肯削其欲望,罷買,通脹必降。
 
  這段歷史,跟今時有何關係?是由1210年至今時的世界通脹率,踏入1900年,世界

人口急劇膨脹,這就是孤寒財主,卻有三妻四妾,使家族人丁增加,必然會食米都食到窮(通脹

)。
 
  1900年前環球利息基本在兩厘左右,因為當時少有通脹困擾。由1900至1950年

間,世界打了兩次大戰,把本應通脹之象,因戰爭,而變為通縮。但由1950至1970,世

界相對太平了,歐美人開始消費,所以帶來了70年代的通脹。但這個通脹浪潮被美國的高息遏

止住一直到1994年,美國通脹又起。
 
  當年,聯儲局主席格蘭斯班謂:要消滅通脹於萌芽狀態,一年內加7次息共加3厘半。當時

格蘭斯班所見的通脹芽是商品期貨指數升逾250(印象是)。

 
  不過,之後商品期貨續升,美國通脹卻沒有來,並自該時起,通脹率一直回下,而美息又一

直回下,30年期8厘息回至近日的兩厘多。
 
  為甚麼美國通脹會於90年代起回落?筆者認為一個原因是中國做了世界工廠,中國工人人

工低,就算商品價格在90年代以來,一直升,並升穿了1994年格蘭斯班所怕的通脹萌芽水

平。但由於勞工成本低了,所以美國貨價未見大升,通脹也就平穩下來了。

 
  近年,由於中美交惡,加上新冠肺疫,亦使通脹未能大漲。但2021年後?中國人的消費

起來了,環球的消費也會因疫去而起來了,全球70億人,人丁不少,每人吃多一口、穿多一件

衫,資源的需求便大,所以近月的大宗商品價上升是不可小看,下一波的通脹,將再沒有廉價中

國工資,來減通脹壓力,而當第三世界的商品價,再沒有殖民地時的剝削與掠奪時,人工、物料

都貴,通脹必來。
 
  中央也考慮到這個可能惡果。去年就提出大家要節儉餐桌,不要浪費,因為中國今時是可以

衣暖,但要飽,就仍有壓力。所以一直謂要守住18億畝的耕地。中國有上億人今年脫貧,要不

反貧,就是他們會食多啲、穿多啲、用多啲,這能不對資源產生壓力?大宗商品價能不漲、通脹

能不脹。相信筆者以上所思,是今時那班聯儲局官員未可想到的,原因?少考慮到地球人口增長

所帶來的需求和通脹壓力,這是環球性的,不是光你美國的。《資深投資者 石鏡泉》

【先到先得】訂閱etnet YouTube Channel,即可獲贈咖啡禮券!► 立即行動

選股情報 - 石鏡泉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