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德 - 2023年歐債風險激增|缸邊財話
Previous Next
去年初,美國聯儲局已著手從量化寬鬆步向量化緊縮作準備,可是歐盟各國政府卻置身事外,債券利率接近零甚至為負數,歐洲央行指導利率也是如此。至於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歐洲央行認為只是與疫情大流行後復甦有關的
暫時性摩擦,當時考慮的因素還不包括烏克蘭戰事及其對能源價格的影響,也不包括各國央行通過提高信貸成本來遏制通脹的行動,這一連串遲鈍反應引發的後遺症,將在今年歐洲債劵市場中爆發,這可能為歐洲經濟帶來巨大困難
一年過去,歐洲央行加息還沒有結束,即使通脹有所回落,利率應該也會保持高位,可惜這只是海嘯後第一波浪潮,第二波浪潮仍在醞釀中,今年仍將是歐洲政府債券市場氾濫的一年,在經歷多年這種無風險資產的稀缺後,歐羅區國家的債券淨發行量將變得過剩,考慮到到期債券的贖回和歐洲央行的證券買賣,這數字預計將達5000億歐羅,而2021年仍為負值,2022年不會超過2000億歐羅,新發行的債券必須被吸收,即使歐洲央行決定縮減其資產負債表規模並停止市場購買,也要找到投資者買入,否則供給將超過需求,價格顯然有下跌風險。
部份企業拒舉債為新項目融資
債劵價格下跌,那麼政府債券利率自然將上升,如果德國國債利率(在歐洲被視為優秀的無風險貸款)進一步上升,所有高風險資產所承受的壓力都將進一步加大,這可能讓需要舉債的企業和政府面臨更大困難。目前看來,歐洲的公司債券市場暫時應該不會有太大困難,預計融資成本將會增加,這可能會讓一些公司不願舉債為新項目融資,但再融資的時機並不壞,因為很少有「企業債務」在2023至2024年到期,峰值是在2025至2026年,這應該會給企業留出時間來安排再融資。
相對來說,歐債利率上升對歐羅區各國政府的即時影響,就遠較對企業的影響為大;總的來說,2023年將是複雜的一年,因為以德國國債利率為中心,歐羅區各國國債與其利率的差距有可能擴大,自然會對這些國家的經濟構成衝擊。過去因為歐洲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下,掩蓋了這潛在風險,就以意大利為例,它曾是歐洲央行資產市場回購政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現在可能成為該政策終止的主要受害者之一。在這背景下,以法國為首的歐洲各國政府必須迅速就鞏固公共財政給出明確的方向,否則難保不會引爆新的歐債風暴。
黃惠德
缸邊財話 - 黃惠德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d.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