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國論企-黎偉成》中國誠待耶倫顯對美善惡有別
《談國論企-黎偉成》中國誠待耶倫顯對美善惡有別
《談國論企》中國政府於2023年7月6日至9日接待到訪的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相對
平和、友善,更被形容會晤交流是深入、坦誠、務實的,會談具有建議性,足見兩國仍然有廣闊
和良好的空間聯繫和
合作。但這只是中美關係在美方惡弄至建交以來的低谷的一次良性的高層接
觸,仍須提防、擺平、反擊美方的政客政棍劣行造成的惡果,尤其是美國現時有頗不少天生的霸
淩霸權主義者,中美要走平和之路,漫漫長也。
*眾官與耶倫分談共10小時深入坦誠務實*
相對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6月18日及19日匆匆來匆匆走之行,耶倫此行是實質和有用
的,重點有好幾個方面:(一)中方與耶倫會晤的官員,特別是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是為中美
經貿中方牽頭人,而財長劉昆,亦有與耶倫會晤,是對口的,是十分務實的安排。據內地傳媒的
報道:何立峰7月8日會見耶倫,就兩國和世界經濟金融形勢、合作應對全球共同挑戰等進行了
深入、坦誠、務實的交流,會談具有建設性;即使相關內容未有公布,但所涉及的內容相當實際
,否則中方多位官員與耶倫的會談,為時不會約10個小時之普,可引伸為所談者為雙方都感到
興趣的問題和事務。
惹人注目的,是中方認為(1)「泛化國家安全不利於正常經貿往來」,此語重點當然是「
泛化國家安全」,相對平和,而非布林肯等近期不斷強調、轉調之所謂制約「不同意識形態」、
「脫鈎」甚至最新的「去風險」等惡言毒語;和(2)表達了「對美方對華制裁限制措施的關切
」,用「關切」之語,言及美方對華制裁限制,頗有「客氣」之概,因耶倫對華所思所行還算理
性務實,完全有別於布林肯等政客甚至政棍簡簡單單、無證無據便以「國家安全」打壓、制裁、
封殺中國企業、人員之反共反華行徑。
此因(二)耶倫在6月9日結束訪華之行前在美國駐華大使館舉行記者招待會,不僅表示「
美中應尋求一種健康的經濟競爭關係」,此為對何立峰希望「中美雙方同意就應對全球性挑戰加
強溝通與合作。雙方同意繼續保持交流互動」的積極回應。
但耶倫認為的「中美雙方的大部分經貿都沒有爭議,兩國也有共同責任,合作應對全球挑戰
。不要讓分歧帶來誤解,尤其是因為缺乏溝通造成不必要的誤解,使得雙邊經濟關係惡化」,有
十分重大值得商榷之處,沒有爭議?有:(I)美國上任總統特朗普單邊霸道地對華輸美商品強
行加徵關稅,不合法不合理的極端惡劣措施一直惡用至今,「爭議」重大,是中國前副總理、中
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劉鶴7月7日會耶倫之因。
另一個重大爭議,是(II)耶倫對中方制裁美企之舉頗表不滿,卻未有檢討一下美國對華
許許多多企業、人員以「泛國家安全」化「理由」,作出不合乎國際法、不合理的「制裁」,其
中(i)華為、中興等中企,不就是在「莫須有」霸道惡權底下被「制裁」多年嗎?還有
(ii)美國總統拜登在芯片的制裁,一語由高技術芯片,到製芯的光刻機,都要裁,中國經調
查有證據地制裁美資美光,有法可依!
*中方力促美國去除無法乏理惡稅與制裁*
更要重要的,為(三)耶倫在美駐華大使館記者會上強調:「總統拜登和我,都不會以大國
衝突框架看美中關係」,所言只涉拜登,布林肯呢?為甚麼沒有提及布林肯?解讀會不會是布林
肯會是以「大國衝突框架看美中關係」?
且看中方對布林肯強行訪華會晤之語,即使(甲)國家主席習近平6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
會堂,會見布林肯時指出「國與國之間的交往,需要互相尊重,以誠相待」,更「希望布林肯此
行為穩定中美關係發揮積極作用」,充分顯示中方保持力求改善和穩定兩國關係的長遠和良好的
政策及精神,乃泱泱大國之道。
再看(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6月19日會布林肯,十分坦誠地強調
中美關係陷入低谷的根源時,直接了當地直斥「美方抱持錯誤的對華認知,導致錯誤的對華政策
」,所言切中時弊。和王毅的論調基本一樣,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對布林肯所指「當前,中
美關係處在建交以來的最低谷」,以「最低谷」之詞,所語更為嚴重,可見中美現時的關係確實
相當差。誰幹的壞事?布林肯。
最惡劣者為(四)美方反共反華惡思劣行至今未見稍減:習近平居然被拜登6月20日狂妄
地亂稱為「獨裁者」,更妄言者更表不會就此道歉,是為十分嚴重的公開政治挑釁,而布林肯於
是月底若流氓地叫囂要「繼續做中方不喜歡的事,說中方不喜歡的話」,是為中國前駐美大使崔
天凱馬上強硬回應「中方從來沒有承諾講和做對華喜歡的話和事」,針鋒相對。中美重新打開對
話之門,布林肯可休矣!
《資深財經評論員 黎偉成》(waishinglai210@yahoo﹒com﹒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Forex版面大革新!一按了解更新詳情,參加遊戲,填問卷贏獎品!► 立即了解與參加
談國論企 - 黎偉成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