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3年8月14日 星期一

免費早餐 - 曾國平 2023年8月14日

免費早餐 - 曾國平 2023年8月14日


食肆生意反彈還是生意慘淡?
食肆生意反彈還是生意慘淡?


食肆生意反彈還是生意慘淡?
一位食遍香港高中低級名店的朋友,指現時香港食肆倒閉之多,為他做了四十幾年人以來所未見,比當年沙士還要誇張。

今年5、6月人在香港,沒有太多機會出外食飯,根據有限而片面的觀察,訂位的確比疫情前容易。晚上9

時以後,就算是周末,一些以往熱鬧地區都頗為冷清,不少食肆索性提早關門。

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過去幾個月新聞所描述的一片歡欣,甚麼「今年首季食肆總收益按年激增」、「零售食肆收益回復九成」、「疫後首季食肆總收益反彈升逾80%」,充滿正能量,香港飲食業好像已雨過天青。好奇心驅使下,翻查傳媒引述數據,亦即統計處的「食肆的收入及購貨額按季統計調查報告」。

發現的,是這些報道其實有兩個值得商榷之處。



第一,傳媒主要引用的是食肆收益或「食肆收益價值指數」。這些數字,都是「名義」概念,亦即沒有扣除物價變動的影響。要知道食肆「實際」上的表現,我們要看「食肆收益數量指數」,而這個指數近來的增幅,並沒有新聞標題所形容的漂亮。

第二,要知道飲食業情況如何,看每季增長沒有太大意義,要看的是過去幾年的趨勢。那個「回復九成」標題的誤導之處,在於用的是「名義」數據,而數據由於反映物價升幅,常態是一直有增長,因此「回復九成」並不等如飲食業快將回復常態,實情是要回復十成以上才算是回到正軌。用「實質」數據,分析就清楚得多:跟疫情前比較,食肆收益回復不夠七成。

以上兩點都是解讀經濟數據的常識,不難理解。有關這個數據另一觀察,則比較複雜。統計處搜集數據方法,是每季選出有代表性約1,100間食肆,其中有大有小、有中有西、有平有貴,以郵寄問卷形式作調查其經營情況。到了下一季,部分食肆會被剔出調查,以另一批食肆取代。不過,每日都有商戶倒閉,死亡率偏高的飲食業尤其如是。若果被訪食肆在收到問卷的時候已經倒閉,應如何處理?

在統計處的網頁找不到答案,我的估計是以另一家類似的食肆代替。也就是說,我們在數據看到的,是仍在經營的食肆的表現。當飲食業生意慘淡,數據自然會顯示收益下跌,但食肆倒閉成為吉舖更悲壯的另一面,就不能從這個數據中看到,也似乎不能從其他官方統計中看到。

作者為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免費早餐 - 曾國平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