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財識兼收 - 止凡 2023年12月11日

財識兼收 - 止凡 2023年12月11日


台股超越港股?
  曾經分享一篇文章題為《小學雞財商...都無》,提到過去多年身邊朋友及Blog友的一些謬誤,包括租金與樓價關係、渣打貴過滙豐、股票網頁內的數字、樓不會跌、股災時股價跌股息會減少、分析股票時比較每股盈利等,大家以為是基本常識,但原來很多人從來沒有認知,財務知識貧乏。

 


  該文章貼出後不久,聽到另一個小學雞說法,就是台股超越港股。相信提出這個說法的的意思,代表台股近年強勁而港股表現不濟,拿個點數來比拼一下,開個玩笑無傷大雅。然而,身邊好幾位朋友都拿這個命題來討論,有的說笑一下,有的卻是真心認同這個結論,的確以為不同地區的指數是可以直接比較的,點數上的高低代表該市場的表現名次。

 


台灣加權指數比香港恒生指數高,並不代表當地市場表現較好。(iStock)

 
  一個地區指數比另一個地區指數高,並不代表超越,因為兩者基礎並不相同。香港恒生指數成立於1964年,起始設定為100點;台灣加權指數成立於1966年,起始亦設定為100點。除起始時間不同,其市值與結算貨幣又不同,成分股納入與踢出的機制亦不同,成分股又能否反映當區大市呢?以前亦分享過恒指的問題,讀者不妨重溫。

 
  還未完全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近年強勁的美股,其點數一直沒有超越香港。例如納斯達克指數今天只有約14000點,標普500更低,只有約4600點,是香港的三成多而已,這是否代表香港股市已超越美國股市好幾倍呢?大家可以進一步了解一下,不同指數所代表的總市值是多少?每個點數又背負著多少市值?

 
  若大家看過剛提到的舊分享,會發現即使拿香港1997年的恒指與今天的恒指作比較,其意義亦有限。因為歷年來恒指不斷加減成分股,會計制度亦有所改變,恒指的加減準則亦不時修改,例如近年突然要擴大成分股數目至100隻,整個背景都不再一樣,拿點數來比較只是浪費時間。

 
  應該如何比較才算合理呢?好友麥加文剛在小弟平台分享了香港篇,內裏他製作了一個比較方法,主角是恒指與SPY(即標普500的ETF),兩者以月供由2020年年中去定額收集,結果發現月供SPY的總回報是50%,而月供恒指的總回報是-30%。這結果反映的不只是香港股市的問題,還有恒指操作等所有「人為問題」,最終反映到回報之上。

 
  麥加文如此反映的實情比起單純以點數比較更有意義,可惜大眾較傾向留意「點數比較」及「台股超越港股」這類吸睛題目。

 
相關連結:
【小學雞財商...都無】
https://www.patreon.com/posts/xiao-xue-ji-cai-92992893
【恒指理應值幾多?俾人玩到無咗幾多?】
https://www.patreon.com/posts/heng-zhi-li-ying-92308071
【恒生指數 本來唔洗咁差 做咗啲乜搞成咁?】

https://www.patreon.com/posts/heng-sheng-zhi-73296358
【麥加文】使命召喚 (Call of Duty): 香港篇 - 一城雙記 (上)

https://www.patreon.com/posts/mai-jia-wen-shi-94119766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全新YouTube頻道「健康好人生」,助你實現健康好人生!► 立即訂閱

財識兼收 - 止凡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