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先讓房地產的交投量回復正常
必須先讓房地產的交投量回復正常
2023年,在香港土地註冊處登記的各類買賣合約共有58,035宗,為有記錄以來(手上只能找到1988年以來的記錄)最少的一年。在之前的35年裏,錄得最多房地產交易的是1997年,有205,461宗,其次是1991
年,亦有180,964宗,平均也有104,723宗。在在顯示2023年的數字真是少得很不正常。
這35年以來,香港的人口增加了33%,本地生產總值更增加了6倍有多;有這樣好的條件,香港社會理應出現更多的房地產交易才是,買賣合約的登記沒有理由不升反降。
房地產是不動產,是帶不走的資產,其交投量與價格的升跌,常被用來反映人們對當地政治經濟前景的信心。不過,香港的情況很特別,這35年來,交投量雖然沒有上升,但交投的金額卻上升了不少。
1998年,土地註冊處登記的買賣合約有67,270宗,平均每宗交易涉及的金額365萬元。可是,到了2023年,土地註冊處的買賣合約登記竟只有58,035宗,比35年前還要少;而金額卻是平均每宗823萬元,是35年前的2.25倍。可見,房地產的成交量雖然下跌了,但交投的金額還是上升了不少,顯示房地產的價值並沒有在這段期間隨交投量下跌而下跌。
那香港為甚麼會出現這種自相矛盾的現象呢?這應該與2010年尾之後特區政府推出一系列辣招印花稅有關。2010年,土地註冊處登記的地產成交仍有162,739宗,此後就一路下跌,跌到去年就只剩下58,035宗,可見辣招印花稅,的確有很強的遏止房地產交投的功能。
過往市場的交投偏高,推出辣招以防過多的資金流入或有需要;但現時市場交投淡靜,若繼續拒絕撤辣,那市場就沒有足夠的資金去維持起碼的交投量,導致部分發展商與小業主沒法正常套現。
發展商無法套現,會令他們沒法收回先前投入的資金,難再積極投地。這既會影響政府的財政收入,亦影響未來的房屋供應,拖慢港人改善居所環境的速度。
另一方面,當要賣樓的小業主發現遲遲沒法把單位出售時,他們惟有減價求售,令樓價在二手市場一跌不起。房地產是普通香港人儲存財富的主要工具,如果房地價格大幅回落,那社會的再投資能力就會被削弱。市民的消費意欲亦會降低,經濟很可能因而步入收縮。
因此,政府在思考房地產政策時,首先應集中力量先讓房地產市場的交投量回復到健康水平——每年8萬宗以上的水平。只有這樣,香港的經濟才可以避免走向通貨緊縮。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