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志康 - 等分身家越來越難 | 神耆商機

早前有幾位老闆談及城中巨富離世後會否分家,有人感慨:「舊時父母60幾歲過身,子女30幾歲便要承繼,當家作主,隨即可以隨心所欲,大展拳腳。如今世道大變,父母也聰明了,子女等分身家已經越來越難。」事實上,在長壽社會下,父母隨時活到近百歲,子
女繼承家產時或已年過六旬,並已萌生退休念頭。這位老闆又舉例:「更諷刺的是,若像某地產商家族般,九旬母親仍在世,3名兒子卻已有一位『打尖』早逝,財富未傳,便先歷生死離散。」
另一位老前輩聞言嘆息:「你們知道最難傳承的是甚麼嗎?不是金銀數字,是價值觀!行事準則、經商之道等需代代相傳,比守住『金山銀山』更難。」鄰座大哥打趣接話:「說穿了,你不就是逼令子女聽話?從前立張遺囑『白紙黑字』,現在還要搞家族信託、家族憲法,連子孫婚嫁,以至職業都要管!」此言其實不虛,有部份大家族設立「家族委員會」,明文規定下一代不得離婚、不得涉足政界、有婚外情應自動退出董事會等,而九龍塘某非華裔家族更要求全族需同住大宅。由此可見,父母即使離世,卻仍要透過各種方式,延續自己影響力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此外,近年全球經濟動盪,不少富豪家族資產大「縮水」,資產「接力賽」則淪為風險投資,相信許多第二代都始料未及。以為手握上市公司股權,殊不知債務槓桿早已掏空帳面價值。有二代覺得,父母現時的投資失利,其實是輸了自己將來的錢。因此,有律師朋友指,近年處理的遺產案中,逾三成涉及「負資產繼承」,有子女為撇清債務甚至聲明放棄遺產。
歸根究柢,在經濟逆風與家族管治的雙重枷鎖下,新一代與其苦候分身家,或許更應及早莊敬自強,自求多福。畢竟這時代最穩妥的「身家」,恐怕只剩長輩那句老生常談:「做人最緊要靠自己。」
健康教育基金會主席
關志康
神耆商機 - 關志康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