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耀:財富管理顧問須從交易型轉向夥伴型服務 郭家耀

數字財富管理平台Endowus早前發布《財富洞察報告2025》,報告通過對香港和新加坡超過800名大眾富裕投資者的調查,深入探討投資者行為、偏好,以及與金融顧問的互動關係,如何改善投資成功率。
調查對象主要為香港和新加坡的中
產階級投資者,資產規模在數十萬至數百萬美元之間,代表亞洲新興財富群體。報告指,儘管全球經濟面臨地緣政治風險、通脹壓力與市場波動,投資者仍將退休充足性視為首要目標。然而,調查揭示意圖與行動之間的明顯斷層,不僅影響個人財務健康,也為金融行業提供轉型機會。
報告強調,四分三以上的投資者對其金融顧問表示滿意,但許多投資者未能將長期目標轉化為實際行動,導致財富累積效率低下。報告呼籲投資者和顧問共同努力,採用以客戶為本、基於科學投資原則,以提升整體投資成功率。
報告指投資者對金融顧問的高度認可,調查顯示,超過五分四的投資者對顧問服務感到滿意,其中89%認為顧問對市場和產品知識豐富,87%表示顧問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投資和金融市場。然而,報告亦指出,投資者期望顧問不僅提供產品推薦,還要成為長期夥伴。只有29%的投資者強烈同意顧問主動幫助他們達成目標,表明顧問服務往往停留在交易層面,而非深度目標導向。
此外,36%的香港投資者和29%的新加坡投資者每月更新投資組合,頻繁調整可能源於對短期波動的焦慮,但報告警告,這會損害長期回報,因為過度交易往往導致更高費用和機會成本。
退休充足性是報告反覆強調的痛點。調查發現,61%的新加坡投資者和56%的香港投資者將退休規劃列為首要優先事項,顯示老齡化社會的普遍擔憂。然而,約60%的投資者未能將行動與退休目標對齊。只有37%的投資者基於目標適合性做出投資決定。雖然61%受訪者優先考慮退休問題,但只有42%受訪者將投資決定與財務目標掛鈎。報告引用數據顯示,這種落差可能導致退休儲蓄不足,特別在預期壽命延長的背景下。
另一關鍵洞見是,超過一半的投資者覺得顧問未能完全理解其獨特投資需求。只有46%的投資者認為顧問了解短期目標,51%覺得長期目標被理解。這暴露顧問服務的局限,許多顧問專注於產品銷售,而非個性化諮詢。報告指這是因為傳統模式往往以傭金為導向,導致潛在利益衝突。透明度是另一痛點。三分之一的投資者不知顧問如何獲酬,這不僅削弱信任,還阻礙明智決策。報告強調,缺乏透明可能放大行為偏差,讓投資者偏向高風險產品而忽略整體規劃。
報告提出多項實務建議,旨在幫助投資者和顧問構建更有效的夥伴關係。投資者需主動將退休目標轉化為具體行動,採用目標導向投資,設定明確里程碑,並避免頻繁調整組合。投資者應定期審視顧問酬勞結構,增強透明度。
顧問需從交易型轉向夥伴型服務,幫助客戶維持紀律穿越市場周期。顧問應深入了解客戶獨特需求,定期討論目標進度,並提升透明度。此外,財富管理平台應整合科技,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洞察,並推廣費率透明。作為行業一分子,與時並進,提升服務技能及水平,滿足客戶合理期望,為客戶完成人生不同階段目標,將成為家辦顧問服務的標桿。
港灣家族辦公室業務發展總監郭家耀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及相關人士沒持有上述股份)
星期一‧炒啲乜 - 郭家耀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