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樓租樓兩面睇
供樓租樓兩面睇

租樓的好處是所需資金要求較低,入場成本少。(資料圖片)
上期提及近月市場上轉買為租及買樓收租的需求持續上升;對於抉擇供樓或租樓的用家,須留意供樓與租樓從來不就是單單比較每月供款和租金,而是須作全盤考慮包括首期及開支的比較及預算、自身財務狀況、長短線換樓
計劃、流動資金對比資產價值的分布等。
買樓擁有自己的安樂窩一直是不少人的目標,入市後單位可作居住用途,亦附有投資價值,當樓價向上,業主便可坐享財富升值,又或在踏上置業階梯後,透過物業升值及日後收入增加,在轉售單位後獲得更充裕首期升級更理想的單位。不過,要注意買樓入市的費用不輕,除了首期,亦涉及律師費、代理傭金(二手物業)、裝修費用等;供樓以外亦有管理費、季度差餉及地租等費用。業主亦需承擔樓價一旦下跌的風險,需考慮自身持貨能力並有承受樓價波幅的準備;在供樓方面,業主亦需承受按息利率因應市場出現波動上落的風險。

至於租樓的好處是所需資金要求較低,入場成本少,毋須籌措首期、置業印花稅及律師費等開支,只須預備按金及支付每月租金,租金一般已包括管理費、差餉、地租。換言之,租客可保留更充裕的流動資金實現其他計劃,亦無需承擔樓價下跌的風險,租約期滿可因應需要(例如工作或子女上學地點的變動)選擇搬遷。租住單位雖然彈性較大,但卻沒有長遠定居的保證,業主或年年加租,又或基於自用或其他原因於完約後收回單位。租客亦不能按自己喜歡的風格隨意裝修單位,而不少人不喜歡租樓的原因是,租金純屬支出,不能如買樓般可累積資產財富。租客租樓十年廿年就只是淨付租金,但業主供樓猶如儲蓄,供滿層樓擁有全部業權,可將單位留給後人。
說樓解按 - 王美鳳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