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嘉豪:軟著陸加上聯儲局減息 利好股市 廖嘉豪

美國重啟減息周期,往績顯示聯儲局減息一直為環球及歐洲股市順風因素,並是股市表現「廣泛好轉」的催化劑。美股以及以美元計價的歐股及日股過去在聯儲局首次減息後的12至18個月做好,美股、歐股及日股在聯儲局首次減息後的18個月平均分別升約13%
及約8%。而三地股市自去年9月美國首次減息後勁升約15至17%,走勢更好過同期往績表現。
標普500指數繼去年勁升23%後,今年再錄得超過20次收市新高,年初至今續升約13%,而聯儲局過去在美國股市接近歷史高位時減息,美股均錄得雙位數的一年遠期回報率。1980年以來,聯儲局曾13次在標普500指數距離歷史高位不足1%時減息次,標普500指數在該13次減息後的一年全錄得正回報,平均回報率為14.7%,回報率中位數為17.5%,平均回報率及回報率中位數皆高過標普500指數在無設定特別條件的10.4%及11.9%(即在任何時間範圍內的回報率)。美股在該13次接近歷史高位減息後的一個月表現較反覆,有6次錄得負回報,負回報的均值及中位數分別為2.3%及0.9%,但整體表現隨時間發展而改善,首次減息9個月後只有一次錄得負回報,跌幅為1.52%(由1989年7月26日減息起計)。
聯儲局大約在一年前減息,當時標普500指數距離歷史高位不足1%。標普500指數由2024年9月18日減息至上周五的指數價格回報率約17.5%,與13次的往績回報率中位數一致。雖然美股處於歷史高位或令投資者卻步,但往續似乎支持投資者保持投資,或藉波動性升溫趁低吸納。
另一方面,過去一直提及美國人工智能資本開支蓬勃增長,聯儲局放鬆貨幣政策意味經濟軟著陸機會較大,而軟著陸加上聯儲局減息亦明顯有利美股。過去三次美國經濟在聯儲局減息後軟著陸(1995年7月6日、1998年9月29日,及2024年9月18日),美股在首次減息後一直走高,首次減息後的100個交易日分別升近10%(1995年及2024年)及20%(1998年)。
投資者亦可能懷疑,即使在軟著陸的環境下,就業市場弱勢會否最終拖累股市。經濟增長穩固但就業市場疲弱應反映生產力改善,應有利股市。過去亦曾出現失業率上升及美股牛市同時出現,失業率從1990年10月標普500指數觸底時的5.9%升至1992年6月的7.8%,聯儲局把利率從7.75%減至3.00%,同期標普500指數升近34%。雖然當時美股牛市回歸前曾跌近16%,明顯有別目前強勢,但失業率上升或不足以扭轉美股升勢。
美股近期波動性或較高,首次減息後的2至8月個交易日或令市場失望,美股目前估值高企亦增加達到市場的盈利基本因素預期的難度,難免加劇股市波動性,但企業盈利廣泛好轉、AI增加動力強勁,以及美國稅改方案對股市的利好作用仍在,投資者或可把握市況波動的入市機會。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主管 廖嘉豪
專家點評 - 廖嘉豪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