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的周期性為何特別明顯
房地產市場的周期性為何特別明顯
房地產市場的周期性為何特別明顯
房地產是一個周期性特別明顯的市場。周期性明顯,就比較容易掌握市場的規律性;如是市場的參與者比較容易知道市場正處於甚麼階段,並會朝哪一個階段演進。市場參與者若能掌握市場的周
期性,就可以在進退時作出更恰當的決定。
房地產市場的周期性之所以會這麼明顯,是因為房地產的生產期很長,短的也要三五年,長的可能要十年八年,導致供不應求的情況無法在短時間裏扭轉,以致房地產市場的升勢可以持續一段時間,令市場的參與者較容易對後市作出預期。
另一方面,房地產發展項目一旦起動,就沒法中途叫停。地價高昂,為減少利息開支,項目一旦起動,就沒法停下來,否則就會成本增加,變成得不償失。此外,政府在批地時,常訂明完成發展的時限,不容拖拉,如是導致房地產項目發展節奏的調整空間不大。地產發展商有時明知市場正在衰退,但礙於批地的條款,以及與建築公司的合約,仍不得不繼續興建,導致庫存增加,銷售壓力日增。
這種形勢往往令陷於困境的地產發展商無藥可救,眼白白看著自己步入火海,亦無能為力。如是令房地產市場的蕭條期亦會特別長,供過於求的情況會維持一段很長的時間,作錯了決定的人大都損失慘重。
由於房地產市場的修正困難,無論供不應求還是供過於求都無法輕易扭轉,房地產市場的牛市(升市)與熊市(跌市)都會特別強烈及持久,普通人都可以覺察得到。
我把房地產市場的周期分成四個階段:(i)復甦期;(ii)高漲期;(iii)危機期;(iv)蕭條期。高漲期即牛市,蕭條期即熊市。而分隔熊市與牛市的就是復甦期與危機期。由熊市轉入牛市,中間需要一段復甦期;由牛市進入熊市,中間會有一段危機期。
復甦期靠用家帶動,他們會選擇租樓或買現樓。復甦期缺乏投資者與炒家,因為他們在之前的蕭條期已損失慘重,尚未有太多的活動能力;所以這段時間市場只會回暖,但不會熾熱,發展商的樓花仍會很難賣得好。
到市場上的空置單位被消化得七七八八的時候,樓價就會開始上升,吸引投資性與投機性的資金入市。當這兩股力量與用家的力量匯合後,樓價升勢就會加劇,令樓市進入高漲期。由於供不應求的情況一時無法改變,牛市可以持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樓價的升幅亦可數以倍計。
然而,樓價持續上升的結果,是總會與用家的購買力脫節。市場變成全靠投資者與炒家承托,缺乏剛性需求支持;屆時,市場就進入危機期。
當市場上的資金被消耗得七七八八,市場上的錢大都買了樓,變成有樓賣的人多,有錢買樓的人少。若在這個時候遇到利率上升、地緣政治緊張或政府過度遏抑樓市,市場就會進入蕭條期,市場上碰到的都是想賣樓套現的人,而買家卻買少見少。銀行唯有收縮信貸,令市場雪上加霜,要經過一段時期的消化,市場才會慢慢復甦,進入另一個周期。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