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踏入2013年,地產代理需要以實用面積報價,暫時市場還未適應,比如很多傳媒報導地產新聞時,仍然是把建築呎價掛在口邊。既然大家都認為建築面積有誤導性,定義又不統一,為何仍然抱著不放?
正如上世紀政府已推廣十進制,多年下來大家仍在用磅、斤、呎,比如問身高體重,仍然用多少呎多少磅,樓宇也是用平方英呎作為量度單位,而不像國內般用平方米。皆因有所選擇時,人們就會惰性發作,除非像秦朝立法規定統一貨幣度量衡,否則無論用英呎或建築面積報價都不會在市場絕跡。
港大鄒廣榮教授接受報章訪問表示,在實用面積計價之下,實用率高再不擁有優勢,相反實用率低的「發水樓」更具吸引力,由於政府限制興建發水樓,擁有大型會所及大露台的發水樓反而更具吸引力,因此「投資者要揀發水樓」。 結果惹來網上口誅筆伐。
似乎看官們又漏看了這個推論背後的假設:當兩個單位實用呎價相同,應選實用率相對低的。比如一個有會所,另一個沒有會所,實用呎價相同,當然是揀有會所。可是在現實世界中,不同質素的商品自會在價格上反映。
比如?魚湧兩個屋苑,同是鄰近港鐵站,又同是有商場:太古城實用率較高,不過沒有會所;康怡花園實用率較低,不過就有會所。雖然在實用面積計算後,兩者的差價減低了,不過仍然是樓齡較舊的太古城呎價較高。實用呎價建築呎價實用率
太古城$12,644$11,04187%
康怡花園$12,088$9,82381%
當然有人會認為,因為康怡花園是鑽石廳所以較平,不要忘記太古城較舊的期數才是四方廳,呎價較高的新期數反而是鑽石廳。那是不是說太古城,鑽石廳反而貴過四方廳?當然也要考慮海景花園有單位面積較大及海景上的優勢。
以前筆者講過,用實用面積報價的好處將不同實用率的樓宇「平面化」,不用考慮實用率,只需看看實用呎價,就能反映物業質素。就以沙田區三個屋苑為例,以建築呎價計,駿景園最貴;但是以實用呎價計,反而是河畔花園最貴;而新港城以建築呎價計最平,不過一計及實用呎價,即顯示價錢比駿景園還要貴:實用呎價建築呎價實用率樓齡
駿景園$9,033$7,70685%18年
新港城$9,347$7,09676%20年
河畔花園$11,254$7,63368%29年
考慮屋苑的質素,以硬件計駿景園有豪華會所,樓齡又最低;以位置計,河畔花園鄰近市中心,新港城樓下就有港鐵站,駿景園離港鐵站最遠,只有巴士及專線小巴服務;綜合而言,筆者認為新港城的「性價比」反而最高。
歸根究底,很多因素都會影響樓價,並不是單看實用率。
~TITLE_S~趣遊樓市 - 脫苦海 2013年1月18日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