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台與物價有關?
原本電視台與物價風馬牛不相及,然而香港的電視生態不正常,收視幾乎一面倒,那個大的電視台的廣告費高昂,另一個小的沒有多少廣告,當商人要在大台上賣廣告時,自然會因為沒有競爭而要付出較高昂的廣告費。
電視廣播在2012年的年報顯示,在扣除傭金後的廣告收益為37.2億元,相等於每天1,019萬元,這些廣告費會轉嫁給市民,始終羊毛出在羊身上,每名市民每天付了近1.5元的廣告費,這未包括在其他媒體如報紙、雜誌及電台的廣告支出。大家從電訊市場的競爭知道,當有競爭時,電話費可以大幅地下降。香港很久以來只有兩間但一大一小的電視台,原來大家在不知不覺間多付了巨額的廣告費。
9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上升4.6%,通脹情況並不算很低,當中成因很廣,租金是商務物業供應不足所致,而當廣告市場特別是電視廣告市場缺乏競爭時,市民要多付出的成本,亦是推高物價的元兇之一.
這世界上有很多其他的品牌,大家如果到了外地的超市,或是在網上選購一些其他的產品,價格會較相宜。除了減少了零售店舖的租金外,不用支付廣告費也是原因之一。大型品牌在電視、港鐵站等賣廣告令顧客知曉,甚至是時常想到這品牌,這是廣告的威力,但原來這些費用是由顧客付出的。
政府現時才在電視市場引入多一點的競爭,實在遲了很多。假如是為了民生的話,理應引入更多的競爭。商界是汰弱留強的世界,強者可以留下來,商人自會評估其風險。有競爭才有進步,各方得益,特別是市民可以付出合理的廣告費而同時有高水平的電視節目收看。
李兆波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