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2013年12月30日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2013年12月30日

A股苦盡「金」來?


A股積弱已非一時半刻的問題,當局應該從基本解決股市現時的問題。

2013年,A股熊冠全球,踏入2014年,A股會否苦盡「金」來?
要「金」來,先要看為何A股在2013年會熊冠全球,要看此,先看2012年11月20日(對,是2012年)《人民日報》:「利好緣何難救A股,滬指盤中觸新低」一文。

在2012年11月19日,上證綜指盤中觸及1995.72點,是自2009年1月以來的盤中低點,當日上證綜指尾盤小幅收紅,當日成交萎縮至700億元(人民幣)以下,對當日的市場分析有:

1.一針探底,2000點失而復得,市場或「砸」出機會;
2.增持時間窗開啟,機構資金「潛入」四大行(內銀);
3.外資捧場,A股看漲期權升至階段高位;
4.空頭撤退,期指提前五分鐘止跌,空頭尾盤減倉現曙光;
5.四大利好PK諸利空,調整孕育希望;
6.兩因素掣肘,調整壓力依舊。
由於2000點當日是失而復得,市場對當日見出1995.72點是不以為意。故六個主流分析,五個看好後市,技術走勢派,更以市雖見新低,但成交不足,反而視為利好,認為有機會是一針見底,可以增持。實際走勢是1995.72並不是A股是次調整的低位,在反彈後,A股在2013年更跌穿1949的「建國底」。市場之所以有這個集體錯誤,是因為A股是自2007年起,已開始自6000點高位下跌,跌到2000點,是已跌去了三分之二,不少人都認為跌夠,認為可以抄底,市場所犯的錯誤,一如筆者在上周五文章。

在市場長跌、大跌之後,連投資大家,也易中伏,過早地抄底,才致老貓燒鬚,陰溝翻船。

更慘的,是錯判了跌市的原因。就以2012年11月當時唯一認為仍有調整壓力的觀點看,他們也只認為是:市場對政策預期的下降以及創業板解禁,年末資金緊張所造成的壓力而已。結果?在跟著的2013年,市場對政策仍有一個又一個的預期,創業板見出新高,資金壓力不光在年末出現,在2013年6月更出現錢荒,隔夜回購利率一度扯上逾15厘的水平。

然則2012年11月19日的跌市真正原因何在?《人民日報》有如下觀點:

儘管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經濟已經開始見底企穩,儘管管理層不斷釋放支持市場良性發展的善意,A股近期仍持續走弱,上證綜指19日盤中更跌破2000點重要心理關口。利好頻頻緣何止不住跌勢連連?低迷A股需要的是「救市」,還是直指市場弊端根源的「治市」?

事實上,近期A股所處的運行環境並不如指數所表現出的那麼悲觀,反而屢屢現出「暖意」。從續演「1時代」的CPI,到同比、環比雙雙走升的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透露出愈發明顯的宏觀經濟「見底」訊號。

而在度過了短期政策面「真空期」之後,管理層近期也頻頻通過利好政策對A股釋放「暖意」。

作為境外人民幣回流境內資本市場的重要渠道,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上周迎來大規模擴容,試點總額度提升至2,700億元人民幣。

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差別化徵收也終於在上周末塵埃落定。按照剛剛公布的新政,從明年一月一日開始,持股期限超過一年的,股息紅利所得實際稅負將由目前的10%降至5%。

管理層旨在倡導長期投資、抑制短期炒作的這一舉措,或吸引資金常駐具備持續現金分紅能力的績優藍籌股,而被視為「結構性利好」。

利好不斷難敵不確定性
環境趨暖、利好不斷,緣何止不住A股持續調整的腳步?
從宏觀環境來看,向好的數據仍難掩蓋不確定性的考驗。
中共十八大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定下了主基調,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將確立未來經濟政策的走向。不過在許多機構看來,在經濟逐步企穩的背景下,年內可能不會有重大的經濟刺激政策出台。這意味著政策面或仍延續相對平淡的局面,難以為A股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海外市場也並不太平。美國總統大選揭曉後,投資者的注意力迅速轉移至「財政懸崖」政策,對其可能重創美國經濟復甦的擔憂導致近期外盤持續走弱。曾經「一枝獨秀」的德國經濟逐漸顯露疲態,歐元區PMI指數小幅回落的同時失業率繼續上升,也顯示歐洲尚難擺脫經濟困局。

從上市公司基本面來看,臨近年關,資金面進入傳統的緊張期,並在上市公司三季報中體現為應收帳款佔銷售額的比例出現普遍增長,甚至遠超同期收入增幅。海富通基金認為,這一風險已經引發市場的警惕和擔憂,其對市場實際影響則有待密切跟蹤。

「救市」莫若「治市」
16日紅利稅差別化徵收消息出台當天,恰逢滬指繼九月末後再度考驗2000點整數位。這也使得市場將其與「救市」聯繫起來。

然而,19日當天的市場表現顯示,投資者顯然並不買帳。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參與各方對於「救市」的討論,一直伴隨著A股震盪尋底的過程。然而,即使是投資者最為敏感的IPO(首次公開發行)已經進入實際的暫停狀態,依然未能改變A股的弱勢格局。

或許這從一個側面證明,對於積重難返的A股市場而言,「救市」莫若「治市」。

然而正如許多業內專家所言,要吸引長期資金入市,必須將A股建設成為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市場。而要完成這一目標,首先需要對融資和回報的失衡進行修正,對盛行已久的投機之風進行治理。

從探索強制和鼓勵性制度引導上市公司更多地採用現金分紅回報投資者,到差異化徵收紅利稅吸引投資者長期持有績優上市公司……陸續亮相的政策實際效果雖尚待觀察,管理層加重「回報」砝碼的努力已有目共睹。

與注重回報同樣重要的,是如何通過修正資本市場的功能定位,讓A股真正承擔起優化配置社會資源的功能。防止上市公司過度「圈錢」、優勝劣汰提高上市公司群體質量、鼓勵價值投資抑制盲目投機等等,在「治市」方面,管理層尚任重而道遠。

當日《人民日報》列出種種A股不振的原因,但真正原因,以筆者看只是兩個:「圈錢」和「業績劣」,明天續談為何2014年時,這兩個原因可望解決。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