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財經 - 胡孟青
如何優化強積金?(下)
2014年12月11日
積金局將就核心基金進行諮詢。圖為該局網站。
上期談到衡量專業基金經理管理的客戶資產表現回報時,都會跟隨指數做比較基準,強積金又怎可以是例外?又或者,強積金管理人又怎能夠獲得比一般專業基金經理的厚待?
如果純粹從懷疑角度出發的話,回報遜色問題除了來自管理費仍然相當偏高之外,根本可能是所謂基金管理人所制訂的基金選股或投資工具策略出了事。直接一點說,市面上所謂的港股組合強積金基金,大部分組合成分股均是表現落後的好幾隻藍籌。
小女子不是要故意批評部分強積金管理人,但如果稍花時間去查閱一下的話,部分管理人名下五花八門的強積金基金類別,組合內的股票在在很多都是重疊的。
強積金表現是否及格?外界的準則是:一、能否跑贏或追貼相關資產類別的主要指數?二、能否跑贏通脹?以第一項基準衡量,強積金是絕對肥佬,至於第二項準則,答案亦是一樣。今年以來,本港通脹長期處於4%以上的水平,部分月份更超過5%,以不足3%的強積金回報,即使打工仔有多包容,也絕不能令人接受。假如要辯護,說強積金投資不能太短視,不可以一年定輸贏,就索性拉長戰線,以5年表現來衡量,通脹是4.5%,而同期混合型及股票類強積金基金年率化回報則只得4.6%,換句說話,是僅僅跑贏通脹0.1%而已。又如果拿強積金實施以來的表現來看,原來十幾年強積金年率化的內部回報率,亦只得4%,幾乎與全地球任何可以用作投資的資產回報比較,都是嚴重跑輸,如此,那還豈可再膽敢要供款人著重長期回報呢!
強積金管理局很快會為核心基金再進行諮詢。對當局來說,核心基金重點在於收費劃一不能超過0.75%,但對打工仔來說,強勢出台的核心基金,容易予人又大、又穩健的印象,會否又是雷聲大、雨點小,且拭目以待。積金局近年搞這個、那個顧問報告,卻只把問題側重於收費及行政問題上,完全避過強積金機制設計存在的問題。而託管人或強積金營辦單位,就經常轉移視線,玩弄數字遊戲,其實兩方面都欠打工仔一個交代。
既然每年,政府會將財政儲備投放於外匯基金賺取回報,而且每個年度都由財政司長設定回報目標,變相令金管局一定要達標。為甚麼強積金又不可能就每年通脹、及其他客觀指標,去為打工仔制訂一個合理的回報目標?如果超標的話,管理人可獲獎賞;相反的話,就要自動填補回報的缺口。
逢周二、四刊出
回首頁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