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多面睇】轉工多或少較佳?(李兆波)
求職市場有兩個說法,一個是在同一公司工作一段較長的時間,有較好的經歷及成就後才轉工,另一種是有機會便轉工,可能是一年多便轉工,以爭取較高的薪酬升幅。那一種較好,其實有很多因素存在,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技能及經驗,不能單以轉工的頻密程度來決定。
較年輕的還是少轉工為妙,因為僱主會考慮到這人的成就。一年多便轉工很難談上什麼成就,最多是完成了一些project。當然,有些醒目仔醒目女在任何公司也有好表現,可以爭取不錯的薪酬。
想轉工的原因無非是有更好的機會,可能是薪酬,可能是性質,也可能是上司。不過這些不少都存有變數。薪酬在轉工前已知悉,但工作性質與上司的性格未必如轉工前的了解一樣,這便是轉工的風險。很多時當事人未必會為未來的工作作盡職審查,情況一如收購別的公司一樣。收購的盡職審查較為科學化,而轉工的盡職審查卻較為個人化。
我沒有減少轉工風險的靈丹妙藥,只要多收集信息,便有較佳的圖像。通常朋友邀請的風險較低,因為你了解他的性格,可以當自己已有很好的工作時,轉工的風險便不少,因為企業的文化及其與別部門的關係不是朋友一個人可以決定的,轉工以後便很難回頭。
可以的話,在一個機構工作多一點時間,以累積經驗及成就較佳,而且工作時間長了以後,人事會有變動,退休的退休,離職的離職,那時候機會便來。可是這些時間是5年至10年甚至是更長。近日大家收到稅單,你大可以用多年的稅單去計算一下自己在過去薪酬的年度升幅,高於通脹是基本要求,有些人在同一企業工作多年以後終於等到機會,平均年度升幅可以達10%或以上。這是多年來的平均數,不是年年如是。等候與不等侯沒有方程式,大家要自行判斷。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