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國際視野 - 王冠一 2016年2月24日

國際視野 - 王冠一 2016年2月24日


併購顧問 嶄露頭角 2016-2-24

內地經濟放緩,人民幣隨之貶值,中資企業的海外併購速度反而愈來愈快。2016年不足兩個月時間,中國企業對外的收購交易額已高達 815 億美元,超越以往歷年之同期紀錄。是否藉此走資雲雲,背後原因留待各位揣測。有趣的是,這些中資海外大 Deal,「經手

人」竟然多是中資投行,以往光芒四射的華爾街大行都要靠邊站!

今年暫時最大規模的中資併購案 -中國化工集團以 430 億美元收購瑞士農藥製造商先正達,由滙豐及中信銀行獲選為顧問,而兩者亦因此位列企業併購買方諮詢顧問的首兩位;排行第三的是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反觀華爾街大行三甲不入,最厲害的,就只是排第五的美銀美林。

起用中資投行的原因不難理解,中資企業要走出去,第一關要過的是中央政府;而在走資不斷的情況下,做海外併購更為敏感。憑中資投行與監管機關的關係,自然為企業節省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以中金為例,由國有大行之一的建行,與摩根士丹利合資創立,目前則由匯金此國有投資公司掌管,國家影子濃厚,自然更容易說服中央「開綠燈」,批准海外交易。當華爾街大行都正在縮減業務之際,中資投行可動用大量現金儲備的能力,當然亦成為賣點之一。

相比華爾街同行,中金及中信等中資投行,員工數目較多,薪酬較低,勝在「大小通殺」,連成功率不高的小型企業交易,均一手包辦。而目前積極於海外併購的,正正就是一些華爾街大行並不熟悉的公司,例如正推動半導體行業整合的紫光集團、上海浦東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等。華爾街大行想「爭贏」?機率真的不大。

中資投行也許可在這場中資企業併購潮中分一杯羹,但面對西方政府的猜疑,中資企業併購是否有能力讓各方釋疑?通用電氣在出售公司予海爾的交易中,仍採用高盛作中介人,可見華爾街大行,憑藉其國際眼界及豐富經驗,仍不乏捧場客。

王冠一財經頻道
國際視野 - 王冠一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ongsi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