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利字當頭 - 利世民 2016年6月23日

利字當頭 - 利世民 2016年6月23日


利字當頭:誠哥撐加稅的背後


■李嘉誠提及,抽稅需公平進行,不可只針對富人。 資料圖片



我從不懷疑李嘉誠對香港的良好願望。所以當他說不介意加一至兩個巴仙的利得稅,作為紓緩貧富懸殊的措施,我信他是真心的。不過,大家要知,李嘉誠也有提到,抽稅需要公平進行,不可只針對富人。這一點我也明白。

所謂的累進利得稅,在技術上有很大困難。因為企業可以為減低稅率,透過成立子公司,將盈利攤分。千祈不要低估企業為了省下幾個巴仙利得稅而作出的複雜行為。

在競爭的環境下,尤其是資本回報率極低的環境下,那幾個巴仙的差別,已經可以令一間企業由能夠立足市場,變成無人問津的公司。話說回頭,增加利得稅以減貧富差別的想法,卻令到我聯想到今時今日中環的一個現象。

話說,今年初政府提到構想在中環推出電子道路收費,這個建議沒有幾個人討論過;就算有,也有人說要是此舉可以減少「老闆車」對中區構成的交通擠塞問題。我想,持有這種想法的人,或許思想太過單純。要知道,在中環的車輛,除了「老闆車」,還有不少貨車、搵食車;中環,亦不是社會棟樑心目中超級富豪的地盤。事實上,整個中環生態圈,因為有齊七十二行眾生平等,貨車、搵食車服務的各類街舖,客戶就是我們這些中環覓食一族;增加了這些店舖的成本,最終肯定負擔最大的卻不是想像中的大老闆。

「不論貧富」增加利得稅,恐怕只會令社會中層一群負擔增加最大,正如中環實施電子道路收費,最終也是由中環覓食一族負擔了額外開支。說到底,增加社會上流不是靠財富轉移,正如處理交通問題,最終要靠疏導,而不是一味只知道寓禁於徵。

利世民
http://www.fb.com/leesimon.hk
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利世民
利字當頭 - 利世民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