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財經 - 胡孟青
國泰的前景
2016年10月27日
國泰面對廉航等競爭。(資料圖片)
早前曾撰文《國泰的天空》,提及國泰航空(293)在沒有盈警下,公布中期盈利大跌,而若扣除從中國國航(753)所攤佔收益的話,其實要錄得虧損。
市場著眼點每每聚焦在其飛機餐質素、座位舒適度及其
燃油對沖虧損,在資訊發達的互聯網大時代,經濟進入轉型階段,已進入中國整整150個年頭的大股東太古集團,早已把眼業務板塊多元化發展、以拒絕快錢、堅持長期發展戰略,植入整個集團各項業務領域。
航空業是一個變化很快的行業,作為香港首家民營航空公司,成立在二戰後、於1948年獲太古集團注資、令業務得以擴充的國泰航空,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期全面拓展國際航線網絡,把香港與世界各地連接起來,令香港蛻變成為航空樞紐。
能夠4度贏得世界航空業權威機構Skytrax的「年度最佳航空公司」大獎(2003、2005、2009及2014年),至目前為止,全球亦只有一家航空公司獲得過4次同項殊榮,現時全球亦只有8家榮獲Skytrax五星級航空公司名銜的航空公司之一,國泰航空慣於面對逆境,縱使今年未能躋身三甲位置,亦不會影響其地位,關鍵在於,與其追逐虛銜,倒不如從需求面、成本面、行業競爭環境面角度審視經營前景,值得關注的一點,反而是,近年的經營問題究竟是否源自結構性因素所致。
國泰透過停止聘請非必要職位以降成本,受影響的當然是乘客,惟經濟客位來自廉航的競爭已可被fanfares包得住,作為香港的home base carrier,國泰航空享有最優越泊位,香港機場的停泊費為環球主要城市機場中最便宜之一,多達5個貴賓候機室,足以留得住高端客,老實說,商務客位的餐飲絕對優質。
在激烈競爭環境下,航空業者經營都不會輕鬆,對手只要比你好,造成的難免是客戶流失是自然,但沒有競爭,又怎會有進步。但投資者更要明白,國泰航空的最大盈利貢獻其實源自貨物。
國泰最大的成本是燃油,燃油卻又是最難以控制的項目,而觀乎國泰的情況,油價上升被拖累,油價下跌又出現大幅虧損,該公司一直備受批評的對沖政策,遲遲未有檢討,實在也難辭其咎。
國泰另一更大成本開支,就是機師,但機師的聘用成本,從近期區內航公司發展趨勢觀察,隨時會成為國泰另一項潛在煩惱。
回首頁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