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2月7日 星期二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7年2月7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7年2月7日


港股市場改革之路


港股市場改革之路


港交所需逼切檢討創業板。(資料圖片)

監管只可堵塞問題,但市場比監管者更快捷、更靈敏,故任何監管都沒有可能完全阻止潛在問題的發生。同樣,如果市場既有問題已存在太久,而監管又是一成不變的話,這亦並非監管者應有的責任。

本港尚且稱得上是一線市場,但市場及

市場持份者的質素,講得白一點,明顯是跟本港市場地位不成正比。大批三、四、五線股份,走勢異動情況已觸動市場及監管者神經,成為國際話柄,奈何當局卻表現出一派有心無力之態度。檢討上市架構原意及出發點是好,尤其是在現行的市場規管框架,其實是沿用1988年戴維森報告的建議,已太過滯後於市場發展,簡而言之就是未能與時並進。出發點雖好,但行錯方向,一份不倫不類的諮詢建議,似乎拖垮整個提升市場質素的部署,難道建議難產、本來就是有心人的潛藏布局?隨著整個諮詢過程的發展,難免令人開始有所聯想,是否太陰謀論?見仁見智吧。

原本,當局構思可能是先來一個較大方向的上市規管改革諮詢,有了共識,有了方向後,再就創業板、新板的方案再通盤考慮。可以肯定,隨著本港財金班底的大執位,以市場持份者一貫的拖延作風,上市規管改革短期內必定難以成形。

市場繼續發展,與其糾纏於審批程序及權限,倒不如更著眼於短線,更具備逼切性要解決的問題:這包括創業板檢討、新板或如何在不影響市場質素及投資者保障情況下,重提引入同股不同權架構。

近期,創業板股份上市後的表現,已更加變本加厲,有恃無恐,上市全配售,首日高開倍數計,已屬等閒之事。誠然,新股貨源集中,容易舞高弄低,監管機構幾乎時刻提示,惟現在的創業板容許全配售上市機制,根本就是明知貨源歸邊、亦採取視而不見的表現。市場不應該對任何上市公司都戴上有色眼鏡,大升大跌,錯的未必是它們,但最少在機制上也應該解決一個得一個。試想,舉個例,股份上市配售價是三毫,但上市後首日隨即升至三、四元,調轉問那是否等於配售定價有誤,連財務顧問、承配人也不了解公司的真實價值?

股市是一個面對多數投資者的市場公開集資平台,用「圍內」形式配售上市,其實等同容許俱樂部形式的私人配售,繼而隨即再在公開市場套現,既然公司只願意選擇配售予數名投資者形式上市,為甚麼它們不索性進行小圈子私募集資呢?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