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奀時代:買細價股如同掃雷
■投資細價股要有合理高回報,應從基本因素入手,希望由盈利去拉升股價。 資料圖片
在美國買細價股叫尋寶,在香港買細價股就等如掃雷。人性貪婪,理論上應該天下烏鴉一樣黑,但美國細價股的形象,的確遠遠好過香港那一批。一方面是人家做得好,另一方面則是我們自己不爭氣。
美國細價股吸引,是因為當地公司有能力面向世界。能夠上市,多數在本身範疇技術領先,美國人市場拓展能力又強,最重要是主理人有大志,以那些成功巨企作為目標,希望可以在一個領域中全球稱霸。
相比之下,中港公司太容易滿足。中國市場本身已經原裝夠大有排做,不必要冒險放洋和外國公司競爭,有很多更加是抄襲出身,無可能敵得過原裝。
中國人對品牌開始有概念,也不外乎近20年左右的事,正面對撼的話,推銷能力自然差一大截。征戰海外九死一生,加上老闆自身資產留在國內又不太安心,於是很多企業家的終極目標,只是將公司成功啤殼上市,套現一大筆錢走資就算是功德圓滿。
鬥快抽水玩殘芬佬
一心玩財技的固然佔大部分,而正正經經做生意的,自視也不高。每次市況好了一陣子,通常就會見一堆公司高速把握機會配股集資。其實估值絕對不高,只是公司爭先恐後,擔心機會一瞬即逝,股價低少少也要盡快行動,以免被其他上市公司吸乾了市場資金,屆時股價更高,也只是蜑家雞見水。
基金經理見到公司業績好前景改善,管理層信心滿滿,於是雄心壯志做估值模型,計出高高在上的目標價,怎知道買完不夠幾日,就被大折讓的配股活動打沉股價。雖然不是一沉不起,但要消化完一大堆購買力之後要再重拾升軌,肯定需要等一段較長時間,於是無端端短炒被逼變長揸,無理由斬但又走唔甩,壓死資金,進退兩難。
有玩財技,又有集資狂,甚至有做假,在香港投資細價股,於是就變成掃雷一樣。投資者經歷得多,自自然然要求較高的回報率,不肯高追,費事中伏,反過來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令到香港的細價股整體而言長期偏低,出現一個地雷折讓價。
撇開極少數炒供求亂嚟的例子,投資細價股要有合理的高回報,一定要揀中有能力升呢變成大價股的公司,所以正途一定是以基本因素,而不是概念或者財技選股,希望將來由盈利上升去拉升股價。
阿飛
本欄逢周二刊出
阿飛
細奀時代 - 阿飛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