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戀何來逾六成年輕買家
海之戀何來逾六成年輕買家
海之戀的發展商表示,海之戀的買家中有65%是年約35歲的年輕人。這與一般人的預期有點不一樣。因為,一般人都以為,香港的樓價早已與年輕人的購買力脫節,那海之戀又何來這麼多的年輕買家?
我覺得這裏可能有兩種原因:
第一,有人想利用家
中年輕人尚未有樓的身份,迴避繳交第二次置業的15%印花稅。這15%的印花稅是從價稅,一個800萬元的單位要付120萬元的稅,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所以有人會借家中年輕成員的首次置業的名義來投資。
第二,有人眼見樓價升得這麼急,將來子女需要成家立室時會買不起樓;不如趁自己還力所能及的時候,先替子女置業,以為將來早作準備。這種橫豎遲早要用的,趁市旺的時候入市,進可以投資賺錢,退也可以供子女成家之用。
不過,一旦涉及利益,可能連家庭關係也會被扭曲。我見過有子女不肯借名給父母買樓投資,以免自己將來有需要的時候,麻煩多多。因而開出借名條件(當然是要錢),結果導致父子反目。
亦有父母,既想用子女的名義買樓省印花稅,又怕子女將來吞併了自己的財富,竟要求子女簽下欠單;結果原先不錯的關係反而出現了嫌隙。我擔心,社會上將來會多了很多這類家庭內的金錢糾紛。
社會人士一般都不相信,海之戀的價錢真是有這麼多的年輕人都買得起。他們只不過是成功靠父幹吧了。因為,海之戀的細單位,面積為370方呎,售16,000元一方呎,樓價也接近600萬元。銀行只提供六成按揭,變成首期也要240萬元,30歲左右的年輕人,一般只工作了10年,要每月儲兩萬元,才有機會儲夠首期。但新出社會工作的時候,可能整份工資也不足兩萬元。這種境況確是令年輕人感到氣餒。
成功靠父幹之所以不可接受,是因為它同時代表一個出生在家境不夠富裕的年輕人,即使肯力爭上遊,也不一定可以改變自己的宿命;而他的後代也會落入跨代貧窮的境況。
這種發展實在令人擔心,因為它會導致社會進一步分化,有資產的人與沒有資產的人的差異會愈來愈大。有資產的人可以透過資產升值而分享社會整體的經濟成果。但沒有資產的人就只能單靠一份工資過日子。社會於是分化為有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兩者之間的矛盾會日益激化。成功沒法靠父蔭的年輕人,很容易會自暴自棄,或對社會懷恨在心,嚴重的甚至會做出破壞社會的行為。那以後香港就可能難以安寧。
因此,有意見認為,社會應有機制阻止父母出錢替子女買樓,這樣既可制止樓價升得太急,又可以讓年輕人都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開始競爭。但這樣做會否幹預了人們支配自己財富的自由,損害了私有產權,對社會一樣有遺害?由於篇幅有限,這個問題只好另文再談。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