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脹會重臨嗎?
高通脹會重臨嗎?
2018年將至,傳媒上出現了不少對來年的經濟預測。大多數評論似乎都對前景樂觀,認為經濟會繼續好轉,惟擔心通脹可能會受需求上升所拉動,導致聯儲局需要不斷加息,以防通脹惡化。
這個看法很正路,符合一般的經濟學原理。然而,世界已變得很不一樣,以前會
這樣發生的事情,今天可能已不再如是。我個人認為,新的宏觀大環境已令世界不容易再回到惡性通脹的年代。
全球化的出現,已令工業生產技術廣為第三世界逐漸掌握,大量過去被閒置在農村的勞動力,因而可以釋放出來,大大降低了商品的生產成本,以至即使在經濟好,需求大的時候,消費物價指數都不容易上升。
鄧小平的改革開放,率先令中國可以大規模地享受到全球化的紅利,成為世界工廠,以低廉的價格,賺盡全世界的外匯。雖然不斷有指控說中國的產品有問題,但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有問題的產品是不可能長期獲得消費者用真金白銀去支持的。
然而,近年中國已不想再為名牌做代工了,正不斷提升自己的產品的知識含量。自從中國推出新勞動法,與收緊環保的要求後,很多勞工密集的工業都不得不離開中國,轉移到其他第三世界的國家謀發展。此之所以,近年一些第三世界的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以至一些非洲與拉丁美洲的國家,經濟增長都非常快。他們已成了世界工廠的接班人。
在過去的二三十年中,西方已在很大的程度上,把自己的製造業荒廢了。在很多生產技術上,中國已比西方先進。加上中國現在不乏資金,又有一帶一路的國策配合,中國在第三世界走上現代化的過程中,正扮演著比西方國家更積極的角色。
由於第三世界的工資水平仍十分低,加上他們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相信他們的產品價格會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都不容易上升。在這種情況下,通脹重臨的機會很低。
回顧世界過去的通脹,大都由石油危機所造成。每當中東局勢動盪,原油供應就不穩定,令生產成本暴升,推高了消費物價指數。不過,自從開採頁岩油的技術有了新突破之後,人類才發現地球上原來仍有這麼多的原油未開採。美國已因為不再限制本土的油田開採,估計很快會成為最大的出口國。石油價格將長期在低位徘徊,不足以再對通脹造成壓力。
此外,隨著第三世界的工業化,世上會有愈來愈多的人脫離了工作只為「搵食」的狀態,他們已不需要把大部分的收入都用在食物與衣著上。這將導致消費物價指數,不用隨著人們的收入增長而同步上升。因此,我不認為世界會出現一次如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那樣的惡性通脹。
若果通脹真的不太嚴重,那聯儲局就沒有需要一再加息,因為加息會增加營商成本,對經濟增長沒有好處。如果美國的經濟增長平均只能維持在2.5%左右,聯儲局加息亦應不會超過這個水平。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