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長遠目光
我們在資訊爆炸的金融市場,似乎必先要打敗那些一直幹擾我們的聲音,保持獨立思考,有一個長遠的目光,這些都是巴菲特的智慧。… Continue reading
成功的人物和品牌背後往往會有個流芳百世的故事,筆者認為兩者通常掛鉤
,好像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巴郡(Berkshire Hathaway),便是缺一不可的例子。最近在巴郡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拿出舊報紙,帶投資者回到1942年3月12日,以親身經歷證明長期堅守投資價值理念的成果。
如何把投資回報滾成雪球?
舊報紙的頭條新聞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美軍在戰場上傳來節節敗退的壞消息,各個媒體持續性的戰事報導,令不少投資者出現悲觀情緒,逐漸拖累美國經濟及股市。當時美股市場有隻優先股,從原先84美元股價開始持續下跌,1月初跌至55美元,3月跌至40美元,於是當年只有12歲的巴菲特請求父親幫他買入這隻優先股。後來道指跌破100點,巴菲特在每股38.25美元買入的優先股跌至37美元低位,隨後回升至40美元,他決定賣出,最後賺得5.25美元。幾年後該股升逾200美元;幾十年後的今天,巴菲特把少年時代的投資故事說出來,確實有笑有淚。事實上,他亦在巴郡上解釋,即使當年太平洋戰爭和歐洲戰爭的情況都非常糟糕,但這番話說明了投資成功之前,必須學習克服恐懼,也不能單靠短綫的事態發展,必須把目光放得更長遠;正如現時中美摩擦日深,每天都有不同的新聞影響投資者心情,但即使這場摩擦不能短期解決,投資者又能否把目光放得更長遠呢?
眾所周知,環球金融市場的產品層出不窮,傳統如股票、債券、黃金,創新如比特幣(bitcoin),但巴菲特卻一直鍾情投資股票,因他相信只有實質資產能夠再創造有價值資產,把投資回報滾成雪球。巴菲特又以股票和黃金比較,自1776年起美國的資本主義系統開始運轉,並持之以恆地有效,假設當時以1萬美元買入標普500指數,過程中不管它的升跌,一直持有至今,1萬美元便變成5,100萬美元;當年換作買入黃金,卻只升到值約40萬美元,因為黃金永遠不會變出其他有價值實物,它可以保值,但升值空間非常有限。
我們在資訊爆炸的金融市場,似乎必先要打敗那些一直幹擾我們的聲音,保持獨立思考,有一個長遠的目光,這些都是巴菲特的智慧。
黃元山
~TITLE_S~投資通識 - 黃元山 2018年6月19日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master-insigh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