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8年6月1日 星期五

政經密碼 - 周顯 2018年6月1日

政經密碼 - 周顯 2018年6月1日


我對港珠大灣區的不看好


我對港珠大灣區的不看好


港鐵主席馬時亨建議香港青年考慮內地置業。  (資料圖片)

港珠澳大橋即將在9月通車,港鐵(066)主席馬時亨說,香港青年如在內地置業,猶如家住美國康涅狄格州,上班地點則在紐約,一樣的方便。

預計港珠澳大橋的收費為私家車150元,穿梭巴士450

元,以每架巴士坐45人計算,每位約需5至12元,估計單程80元,來回就是160元,多位論者都已指出普通打工仔只怕負擔不起,直斥馬時亨太過離地。

在此,我指出另一重點,就是美國人從康涅狄格到紐約上班,是開車,香港人乘港珠澳大橋,是坐巴士:開車上班,是點對點,但坐巴士上大橋,首先要坐車接駁去大巴站,過了大橋下車後,還要轉車到上班地點,合共是三程車。每一程車,都要等車,消耗時間。馬時亨應該沒有坐過巴士返內地,中途需要過關兩次,兩地兩檢,每次要提行李下車……

我估計,全程上車下車,走路和等車的時間,各20分鐘左右。其中有部分時間,是日曬雨淋,頗為辛苦,自然和美國人開車大有分別。不過香港人的命賤,不管是權貴還是反對派,都公認了我們的生活標準是住400方呎公屋,坐公車上下班,700方呎私樓是豪宅,開車是奢侈,這也是朝野之間的共識,也是香港人的宿命。

不過,要說到大灣區的「機遇」,在二十年前,香港和深圳的狀況,豈不也好比今日的大灣區?查實港深相比港珠,位置較接近,交通成本也更低,如果當年港深融合,早已是世界第一的大城市了。

且不去追究為甚麼當年港深沒有融合,二十年後的今天,港珠要發展大灣區,首先有深圳夾在其中,再者路程遠,成本高。它可以作為有錢人的後花園,窮人的養老地,年輕人的玩樂點,但要發展中港融合經濟,卻未免大有難度。

如果港珠澳大橋不收費,沒關口,珠海作為一個特區,另設與中山的關口,但珠海人並不能在香港打工,這樣子,也許可以把港珠快速融合起來,至少,香港人在珠海居住,上班的成本低得多,把辦公室設在珠海,也容易運作。

但如此一來,中港失去了屏障,民主派不會肯,地產霸權也不會肯,香港市民也不會肯,皆因千多億元泡湯,誰肯呢?

政經密碼 - 周顯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