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計劃經濟碰撞民營企業
當計劃經濟碰撞民營企業
人行行長易綱強調要改進民企融資。(資料圖片)
國進民退,有關民營企業角色被淡化、貢獻作用被冷淡對待的題目牽起了一番熱烈討論之後,似乎造成了一股激將法的效果。繼官方傾巢而出,全力肯定民企之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亦特別召開座談會,強調要改
進民企融資,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無疑,易綱對情況有一定掌握,他提到將穩定民企融資與增強市場信心相題並論,明顯了解到現時民企困難所在不限於經營,更重要是財務狀況轉壞,違約一旦失控或上升,並引發倒閉潮,儘管全年經濟增長超標,旁觀者老早就明白,這不等於整個經濟持份者都會受惠。
民企困難,民企倒退的討論,在內地近月加快腳步承托經濟,不斷強調有能力應對美國挑起的貿易戰,似乎形成了一大反思。中央強調的保經濟,到最終是哪個層面獲得保障?美國啟動第二階段貿易戰,對中國2,000億美元總值貨品先收10%關稅後,大行似乎幫了中國一把。對於潛在經濟增長影響,無疑是一個數字遊戲,但不論花旗及摩根大通,都同時進一步計算貿易戰對中國就業職位的影響,隨時損失是數以百萬份計。須知,失業率向上,大量工人下崗,社會潛在不穩,正正觸碰了中央的底線,導致要變陣搞刺激政策。
官方計算過,民企為首的中小企,對內地經濟貢獻佔比達到六成,佔稅項總收入款項貢獻一半,更佔城鎮就業人數約八成。可是,從上半年上市中小企為例,整體盈利大數及毛利率未有太大異樣之際,中小企債務還款能力已大降。與此同時,淨利潤率由去年全年逾5%,降至只有平均約3.3%,在在反映財務及融資成本上升情況下,已經蠶食了最終利潤水平。
老實,內地對調控經濟具備經驗,經濟大指標都可以保,要提升及改善民營企業的問題難度似乎相對有限,問題仍然在於誠意及信任。多年以來發展、壯大,及部分往績紀錄,部分民企對廣大市民而言,印象一般,但市場機制總會懲罰,當然前提在於市場是否屬於百分之百的市場。
較大問題在於,內地不能否認對民企過分壯大有所避忌,擔心大至不能控制,對講求安全掌握的規劃經濟層而言,會有相當大戒心。或者人行前貨幣政策委員樊綱的建議可值得參考,透過將民企股份分成為A、B股架構,國家資金可持有不具備管理權的部分,民企大股東就繼續利用市場觸覺去創新、創業,管理權不變,國有資金股東角色,對官方來說會感到安全,並能以主要出資股東身份發揮制衡和監察的功能。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