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貼地風管 - 鄭發 2018年12月24日



貼地風管 - 鄭發 2018年12月24日


貼地風管:FinTech之天才與白癡 - 鄭發


金融機構力谷FinTech。 適中字型 較大字型



呢個世界上,有FinTech、有RegTech、有SupTech、SecTech、PayTech,仲有InsurTech。唱出來有啲似許冠傑嘅《天才與白癡》,而參與這些乜Tech物Tech嘅人當中,就正如歌神所唱:「邊個係天才,邊個係白癡,扮懵定蠢才,冇咁易會知」。

曾經有位科技界人士咁同我講:「點解要係FinTech?由Fin(金融機構)搞Tech太慢太保守。應該係TechFin先啱,由Tech(科技公司)搞 Fin先會真正創新。」懂我的朋友唔講呢啲,這位仁兄明顯不懂我,為了讓大家熟絡一點,我問佢:「咁請問你公司有幾多人做合規?幾多人做風管?幾多人真正做過金融?以前俾乜嘢機構監管過?知唔知公司的董事和高管有乜法律上的責任和風險?金融機構將風險分成幾多種類?每種風險點量度同監控?有乜MIS?報錯數畀監管機構有乜後果?達唔到監管要求又有乜後果?……」係我衰,寸完佢就走人,無解釋到自己立場,所以今次補番數。

新科技本身絕對係好嘢,因它可以提供到新方法,更有效處理問題。例如生物認證技術,比簽名和密碼便捷可靠。但關鍵成功因素就是流程重整。以零售業務為例,我路人甲認為,大多數金融機構仍未能把整套客戶建立、維護、交易、監察的流程徹底重整,現時很多程序仍要實體遞交、簽名或入密碼,以致生物認證技術的效用未能充分發揮。科技公司眼中,金融機構係大白象,流程複雜僵化,唔想改、唔識改,改完又成日出事,因此由 Fin帶Tech,行業改變會慢到跌渣。

咁科技公司又點呢?六個字:唔知自己無知!科技公司好多時都唔明白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運作,對於行內常見的監控流程,它們看不透其背後目的。雖然有部份科技公司虛心學習和投放資源,但也見過不少科技公司不學無術,睇唔明就當無用,十個監控位,就cut八個,效率馬上提升五倍咁話。這些公司以為自己好醒,其實係豬頭丙。佢哋以為由Tech帶Fin,行業改變會快到噴汁,但其實所謂效率提升,是犧牲了風險管理質素,無事唔多覺,有事好大鑊。

FinTech同TechFin我都支持。我相信科技界有天才,但現時確實有些白癡,只懂透過輿論攻擊監管機構,話佢哋保守、偏袒既得利益者、窒礙科技發展、唔批牌。

另一邊廂,傳統金融機構當然也有天才。但很可惜,他們當中或許有自私之徒,自恃誰大誰惡誰正確,以種種理由借口,不全力參與金融基建。可恨的客觀事實,就是很多客戶依戀這些大金融機構的強大臂彎,面臨決擇時只能留在臂彎內,而放棄一個本來可以做到無障礙互通的高科技金融生態圈。

足本版請見「貼地風管」fb專頁
鄭發
本欄逢周一刊出



貼地風管 - 鄭發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