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理財 - 李錦 2019年2月4日
己亥豬年,筆者敬祝讀者闔府新年萬福、吉祥如意、身體健康。
教孩子理財應以簡單為原則。
父母有時太心急或貪心,希望一次過把所有理財知識餵給孩子,這樣最終會弄巧反拙。教孩子理財,首先要簡單和按部就班,不要同時間教數樣東西,否則只會令他們混淆,模糊不清,容易造成困擾,增加親子磨擦。
以處理利是錢為例,先從不同年齡階段講起,再解答家長對如何處理利是錢的問題。
雖然不同父母有不同方法處理利是錢,但教導幼稚園的孩子,應先向他們講解利是錢的意義,而不是只看收到多小錢,好用來買東西。強調利是錢是一個祝福,代表長輩的關心和愛惜小朋友,是我們的一個傳統,所以父母與別人以「交換」形式互贈。
要孩子說謝謝,不用即時拆開,留待過完年才一次過拆開。讀幼稚園前父母代子女保管利是錢,等升上小學便要準備開戶口了,期間要多溝通。
在幼兒階段只需要講利是錢的意義,不用解釋金錢的意義
等升上三、四年班才適合讓孩子處理利是錢,因為他們對金錢的概念有多些認識,但仍然不是完全讓孩子獨立處理。筆者引導兒子等達到一個數目(例如$5000)開一個聯名戶口把錢存進銀行,一旦存款在銀行,每年至少告訴他們兩次,這筆錢有利息/複利和會慢慢增長,知道如果我們等待,就會有回報。
在兒童階段,教導等待
筆者昔日教導兒子理財是先教他們學習付出,和了解金錢的意義,例如通過去天光墟擺賣,教導利益自己同時也要關心別人。
當孩子有八、九歲時,利是錢達到一定金額,可以用來買東西或作投資,但之前要說好要得到父母的同意。
從小至大,我們買玩具或去冒險樂園前,已經和兒子協議不能超過限額,試過在冒險樂園希望多玩幾個遊戲,我們堅持說不可以。家中玩具也不多,兩人要共同玩一個玩具。
父母和子女要遵守約定,不能「以大欺小」。父母要有耐性和堅持,不要喝罵(更不要打罵),持續教導守信用和責任感,孩子不斷要求買玩具或昂貴的東西的情況少發生。
兒時的教導(透過利是錢),會有較大機會讓孩子長大後對物質的要求不高,有好的理財習慣。
(透過利是錢教孩子理財二之一)
親子理財 - 李錦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