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利字當頭 - 利世民 2019年5月9日



利字當頭 - 利世民 2019年5月9日


馬上成為壹會員
會員註冊/登入
【利字當頭】機械取代人力的大贏家 - 利世民


Lyft上市至今個多月,股價一直潛水。最近與無人駕駛車技術公司Waymo合作,推出robot taxis。 資料圖片 適中字型 較大字型



Lyft上市後公佈今年首季業績,結果是勁蝕11億美元,比2018全年的的虧蝕金額更大;當然,扣除上市成本以及以股代薪的8.9億美元支出,其實Lyft的經營收入增長與去年同期相約。

Lyft上市至今個多月,股價一直潛水;過去兩星期,淨沽空金額更超過10億美元,接近總市值的5.9%。記得之前寫過,共享出行平台Uber上市,Lyft有很大的參考價格;雖然論規模,Uber比Lyft大許多,但在經營模式上卻大同小異。兩間公司同樣在做蝕本生意,而最大的成本是司機補貼。

諷刺是,許多社會棟樑見到這兩間公司上市,條件反射地說司機完全沒有得益。他們有所不知是,假如Lyft和Uber沒有根本的改變,上市籌得的款項,除了讓前期投資者套現回籠,餘下的就是分配予司機的獎金。

以上的假設,是基本經營模式不變。然而,最近Lyft已經與Alphabet旗下的無人駕駛車技術公司Waymo合作,推出robot taxis。換句話說,在可見將會,像Lyft和Uber最主要的支出不再是向司機提供獎金,而是車隊的折舊和耗損。

機械取代人力,徹底地將社會棟樑心目中的苦差完全取替,真正的大贏家,仍然是資本家。其實一直以來,擁有資產的人都是「坐享其成」,在被動收入下滾存更多資產。嚴格來說,富者越富真正問題不在於收入差距的擴大,而是當資本家不斷進化,勞動者仍然停留在上世紀的思維和作風。

有人認為在自動化的浪潮下,有必要開徵機械人稅。但收來的稅款,又應該如何分配?難道真的是有機會出現全民的負入息稅?最重要是,在這個大家都不用工作的美麗新世界,究竟會如何生活?

利世民
http://fb.com/leesimon.hk
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利字當頭 - 利世民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