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品中資 - 羅國森 2019年10月25日

品中資 - 羅國森 2019年10月25日


《品中資-羅國森》李寧vs安踏,領跑者vs追趕者

  《品中資》上期提到,中美達成階段性的貿易協議,中國會有更多時間調整經濟結構,刺激

內需。因此,內需股仍然是投資首選。
  而在眾多內需板塊中,我較少觸及體育板塊。現實上,今年以來,龍頭體育用品股的表現非

常搶鏡。我指的,是這幾年的龍

頭大哥安踏體育(02020)(下稱安踏)和李寧

(02331)。
  曾幾何時,體育用品股的龍頭只有李寧一家。她也是我最看好的一隻民企股,但體育用品行

業的經營殊不簡單,即使做到一哥,只要在經營上稍稍出錯,都足以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我翻查資料,李寧在2007年的高峰期時,股價曾升至32元的歷史高位;但隨著金融海

嘯,以及自身的問題,她的股價於2016年時曾經跌至3元之下,即是足足跌了九成。

  但令人佩服的是,李寧經過大約7-8年的重整,先後引入國際投資者,以及由批發主導轉

移為零售主導,終於走出困局,股價也由極低水平回升,以昨日的收市價25﹒3元計,大大話

話已經升了十倍。
  2012年可算是李寧業績最差的一年,當年公司蝕了接近20億元(人民幣.下同);但

同一時間,另一家體育用品股安踏開始冒起,2012年時,安踏是賺13﹒5億元。

  事實上,2012年對於體育用品行業都是艱難的,因為市場競爭愈趨激烈,產品庫存過多

,當年安踏雖然賺錢,但盈利其實是倒退了兩成的。

 
*2010年前李寧領著安踏*
 
  回看歷史,李寧和安踏其實都是在差不多的時候創立的,李寧是1990年,而安踏則是

1991年。但首20年的發展,是李寧作了領跑者,安踏是追趕者。

  2010年之前,李寧每年的增長都超越三成。當年李寧全年賺了11億元,也是歷來業績

最好的一年。但其實,當年的增長已經放慢至只有一成七。

  到了2011年,李寧的盈利倒退至只有3﹒8億元,而2012年更大蝕接近20億。

2013和2014年再蝕兩年之後,到了2015年,李寧開始賺錢,當年輕微賺了

1400多萬,直到2016年,公司才重回「正軌」,賺了6﹒4億元。

  今年的中期業績,李寧已經賺了7﹒9億元,全年計有望打破2010年的11億最高紀錄

。不過,在不知不覺間,本來是追趕者的安踏,已經搖身一變,成為領跑者。

  以2019年的中期業績計,李寧的營業額是62﹒5億元,賺7﹒9億,但安踏的營業額

已經增至148億,賺24﹒8億。前者的淨利潤率12﹒6%,而後者則是16﹒7%。明顯

地,現階段的安踏,不單止是領跑者,而且已經大幅拋離李寧。

 
*安踏透過收購迅速擴大*
 
  安踏近年採取「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戰略,頻頻進行收購,例如今年收購擁有多個高

檔運動品牌的AmerSports,業務推展至國際。當然,論最成功的收購,肯定是

2009年收購的Fila,這業務已經成為安踏這兩年的增長引擎。

  另外,安踏一直以來積極參與國際賽事,既是明年東京奧運會的中國體育代表團,也是

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官方合作夥伴。

  在中央政府積極推動內需的政策引領下,體育肯定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去年國務院發布的

《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若幹意見》,2025年的產業規模已經設定為5萬億元

,並重點支持消費引導性強的健身休閑項目發展,包括水上運動、山地戶外、航空運動、汽車、

摩托車運動、馬拉松、自行車、劍擊等等,也加大推動冰雪運動的「南展西擴東進」戰略,即不

止冰封的北方才有冰雪運動。
  另外,明年是奧運年,而北京又成功申辦2022年的冬季奧運會,令內地的體育用品行業

正走向黃金期,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不過,無論安踏或李寧,經過今年的大升之後,兩者的估

值都絕不便宜。
  安踏的2019年預期市盈率已經升至31倍左右,而李寧更高至38倍。但基於這個行業

的前景,我仍然建議趁每次調整(從高位回落一成半左右)吸納,持有一至兩年,應該會有收穫

的。
  不過,10年前李寧給我的教訓是,這類股票買入之後要經常檢討,也要密切注視行業的消

息;如有任何不明朗地方,例如業內出現割喉式競爭或新的競爭者,又或者產品滯銷或存貨過多

等,便可能要考慮先行沽出,以免一發不可收拾。《經濟通通訊社資深分析員 羅國森》

品中資 - 羅國森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