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9年11月26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9年11月26日


恒指半百知多少
恒生指數面世五十年,彭博做了個統計,原來這半個世紀,恒指累積上升了167倍,跑贏了全球。彭博表面上是為一個指數成立五十周年作統計,實際上也許是借指數,論盡香港的過去和現在。透過指數勾起回憶,有過幾次股災也有一系列成就,值得細味。



置地公司在中環項目包括怡和大廈、太子大

廈、歷山大廈等。(資料圖片)

無錯,五十年是跑贏,但彭博沒有計算的是近十年、近廿年的指數變動及跟其他市場的比較。

無疑,恒指成分股的演變及變化,標誌著香港經濟影響力的轉移,最初期的成分股,恐怕現在仍然榜上有名的已寥寥無幾,五隻手指剛好數完,也嫌多。三、四十年前仍是英資主導,四大洋行股只剩餘太古(019),至於1979年易主的和黃亦在重組後變了長江和記實業(001),但要記載的,當然不得不提怡和系了。

怡和是當年的最強,但之後債台高築,要放棄多項主要資產,轉手予華資。至於怡和本身,既對香港前途問題無信心,八十年代率先遷冊,之後又擔心被狙擊,被敵意收購,透過極高層次力爭監管機構多項豁免不果,最後全線除牌。今日的怡和及置地,在股市的名字消失,卻仍然是中環大地主,對香港無信心,但相當比重收入仍來自香港,何其諷刺。

怡和未能爭取監管上的豁免,惟幾十年後的今日,阿里巴巴(9988)的出現,卻令香港市場在規則上有所調節。撇除其他,阿里巴巴現象是反映經濟轉型的事實,而更事實在於,香港當局亦深明,只靠本地企業及現行的上市公司品種結構,股市的公司組成短期內是無法實現多元化及新經濟的抬頭。

由英資,到七、八十年後的華資冒起,現在是中資的年代,可以預期恒指的變化就是中資化,除非指數公司在選股及數目方面有更大改革吧。英資淡出是歷史現實使然,他們早有預備,那麼在香港起家的華資又如何?

白一點,除長和之外,主要華資是從來都主力靠香港地產,換句話說,有地產的一日,他們都會存在,問題在於地產價格水漲船高的高毛利年代,及主要由華資主導的日子會否依然繼續?答案是不言而喻。香港仍然是傳統華資的紮根之地,他們不會步英資後塵,但香港轉變之餘,正值是華資交棒期,要有更進取的擴展,或分散多元化,是談何容易。

逢周二、四刊出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