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女人不易做
在疫情下另一個大輸家,可能是職場女性。(資料圖片)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百業蕭條,贏家少,輸家卻是數不完。說過了,年輕人是這疫情的其中一個最大輸家。有研究指出,畢業在經濟衰退時,畢業生除了在職場的起跑線落後外,往後更要10至15年的時間才可追回失去的工資,現在香港
政治動盪,加上瘟疫蔓延,這一兩年畢業的大學生可謂生不逢時。
另一個疫情下的大輸家可能是職場女性。試想一下,在一個普通的四人家庭裡,父母各有工作,仔女都仍在學。在疫情前,父母上班,仔女上學,各盡其責,各司其職,大家相安無事。然而,疫情之下,學校停課,仔女在家誰照顧?是仍然高薪厚祿的父親,還是因為生小孩早已放棄了幾年工作經驗,而薪金略有不及的母親?
當然,不是所有女人都會結婚,不是所有嫁作人婦的都會生小孩,更不是所有母親的「錢途」都比父親差,事實上,女性在勞力市場的表現在這幾十年來(尤其在發達國家裡)已慢慢追上男性,只不過從絕大部分國家的數據看,女性無論在勞動人口參與率,以及平均工資相比男性仍然有所不及,而這次疫情對有仔女負擔的女性的打擊,肯定將會更大。
今年7月《華盛頓郵報》有一篇題為「Coronavirus child-care crisis will set women back a generation」的報道就指出,平均每四個跌入失業大軍的女性中,就有一個是因為仔女乏人照顧而辭職,比率是男性的兩倍。
另外,日本10月的自殺人數高達2,153人,比因疫情病死的人數還要多,當中雖然女性的自殺率比男性低,但是前者的自殺率比去年同期上升了超過八成,是後者自殺率升幅的四倍,反映女性在疫情下因失業和照顧小孩所面對的壓力可能比男性大。
在這方面,香港的職場女性要比其他地方的更幸運。一來香港女性的教育水平絕對拍得住男性,二來相對廉價的外傭亦令女性在職場較其他地方的女性更後顧無憂,香港男女在勞動人口參與率,以及平均工資的差別之細與其他地方相比可說是名列前茅,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香港男女失業率上升的幅度亦沒有太大分別。
作者為維克森林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逢周一、三、五刊出
免費早餐 - 梁天卓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