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民傑 - 假如我是必理痛|圓融圓通
2022年03月10日
第五波新冠病毒疫情下,超市搶購潮不斷,面對全民檢測、有機會被禁足和超市調整營業時間,超市貨品、食物甚至藥物被市民搶購一空,所有急凍食品、罐頭和麵食都無一倖免。
疫情嚴峻,確診人數幾何級上升,香港醫療系統不勝負荷,令很多
確診者手足無措。上月,一位政府專家顧問公開表示輕症患者可留家休息、多喝水及服用「必理痛」。正正因為專家曾提及「必理痛」,因此商品火速售罄,其後其他港人熟悉的品牌才慢慢被掃清。港九藥房總商會提醒市民不要盲搶藥物,強調每種止痛藥的成分大致一樣,不用盲目搶購一種品牌。
市民憂禁足掀搶購潮
口碑傳播在傳銷市場中擁有強大力量,家庭與朋友的推薦、用後感受、大眾媒介和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等,都能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慾。在盲搶潮中,正正因為專家提及過的名字,市民都認為是權威人士推薦的產品。
事實上,輕症患者可服用含有主要成份撲熱息痛(paracetamol)的止痛藥,而市面其他品牌的止痛藥,正如港九藥房總商會指出,其實成分大致一樣,但市民並不相信。
疫情前坊間藥物品牌的宣傳手法和力度都同出一轍,從網上到巴士車身都能看到藥物品牌的廣告。然而,這次專家偏偏只提及一種品牌能暫緩輕患者的病情,令其他品牌彷彿沒有被「加持」,在貨架上斯人獨憔悴。傷感過後始終要回歸現實,究竟應該如何突圍而出?
當品牌名稱已經成為一個藥物代名詞,其實已經非常成功,並穩佔市場地位。對其他品牌而言,當然要急起直追,例如考慮加大宣傳力度,推廣其成分同樣有效,一樣能夠減輕病情,以爭取市民信任。在百年一遇的抗疫時刻,如不把握機會,轉危為機,等待疫情過後才搶佔商機,恐怕便更加困難。
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透過以下電郵跟我們聯絡︰info@yuantung.com.hk。
陳民傑
圓融圓通 - 陳民傑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dfin.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