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資 - 羅國森 2022年8月26日
《品中資-羅國森》擁有43年長跑經驗的中國海外(00688)
《品中資-羅國森》擁有43年長跑經驗的中國海外(00688)
《品中資》過去一年,內地房企債務違約消息不斷,令到投資者和置業者信心盡失。置業者
方面,已買樓花者,遇到樓盤爛尾,只得呼籲集體停供;準備置業者也轉趨審慎,不敢貿然入市
,令到地產市道下滑。
投資者就更不用多說。股市方面,過去一年股價下跌七成以上的內房股比比皆是,更甚者是
一早已經停牌,還未知能否復牌。債券方面,我身邊有不少朋友透過私人銀行買入的內房債券,
大部分都已下跌一半,還要每天擔心最終會違約呢!
正因如此,由去年7月至今年6月底止的一年,以環比計,內地房地產銷售每個月都下跌,
即是今個月比上個月少,這是1998年商品房制度改革以來最長的一個下跌周期,彷彿所謂的
「剛性需求」也剛不起來一樣。
從行業的角度,內地房地產市場正處於汰弱留強的階段,到底誰人可以留低,誰人會被淘汰
?而「強者」在這場長跑賽事中的表現又如何呢?心水清的讀者應該知道,我指的強者,其中當
然包括我早年的愛股中國海外(00688)(下稱中海)了。
中國海外剛公布了上半年的經營業績,業績放緩幾乎是意料中事,但總的來說,我認為是及
格的。
在這艱難的日子中,中海的賣樓收入下跌33%至1385億元(人民幣.下同)。但值得
欣喜的是,她們的賣樓收入已經躍升至全國第四位。而且,同期全國10大房企的賣樓收入平均
是下跌四成六的。
*盈利倒退派息不變*
另外,難能可貴的是,集團的總收入只是微跌不足4%,至1037億元,令到股東應佔溢
利達到167﹒4億元,下跌19﹒4%。不過,雖然盈利減少,但公司維持去年的中期息
0﹒4港仙不變,對股東算是有交代了。
但有一點我覺得很有趣的,過去中海每次公布業績時,在第一頁的總覽中,但凡有收入或盈
利的數字,都會提供一個比對,即是升或跌多少個百分點。當然,以中海這個「高材生」來說,
過去每次都是「增長」的。
但今次給我的感覺是,這個「高材生」感到有點尷尬,因為成績差強人意,所以索性不作比
較,只提供一個收入和盈利數字。但對大部分投資者來說,單看一個經營或盈利數字是沒有概念
的。其實,我認為絕不需要介懷,因為今次是市場情況使然,以中海來說,已經做得不錯了。
而且,中海也有藉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在上半年在13個城市新增21幅土地,面積達
358萬平方米,投資額457億元,令到集團的土地儲備增至7439萬平方米。另外,我最
想見到的是集團藉此機會進行併購。在上半年,中海在廣州、上海和成都等主要城市進行了多項
併購,共投資106﹒6億元。
即使如此,中海的財務狀況仍然十分健全,資產負債比率59%,低於70%的紅線,而淨
負債比率更只有41%,遠低於紅線要求的100%;而流動資產淨值達3945﹒3億元,是
流動負債的2﹒4倍,同樣高於紅線要求的1倍。
我相信,在目前的環境下,沒有幾多間房企可以達到這個水平。正因如此,現在確實是中海
的機會。我在今次的業績報告中,看到主席顏建國的一段感言,確實反映了當前內地房地產市場
的形勢,值得跟大家分享。
*中海的投資價值已顯現*
「行業競爭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長跑競賽。一大批企業已經退出賽場,仍然在前進的企業分散
成幾個梯隊,一批企業在咬牙堅持,一批企業在第一梯隊領跑。本集團身處第一梯隊,糧草充足
並擁有43年的長跑經驗,我們的目標是奪取勝利。」
大家應該收到吧!房地產行業是內地最大的消費商品,永遠都不會消失,也很難替代。而這
一刻,內地房地產市場正進行淘汰賽,早年過渡擴張,而且經營不善的企業應該冇得留低,她們
的份額只會被有實力和經營穩健的房企吞併了。
正如中海主席所說,她們的彈藥充足,而且擁有43年的長跑經驗,所以屬於第一梯隊的成
員,而且都是領先的。
所以,從投資角度,雖然過去我曾經說過,連中海這類龍頭房企也沒有太大投資價值,有的
只是投機價值。但現在我會稍為修正,以中海現在的估值水平(昨日收市報20﹒75元),即
5倍市盈率和5厘息(今年是中海上市30周年,還有機會派特別息),她的投資價值已經回來
了!《經濟通通訊社資深分析員 羅國森》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讀者專享獨家優惠】火速訂購etnet 28周年呈獻《線條下的香港.沈平鋼筆畫作》! ► 立即行動
品中資 - 羅國森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