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親子理財 - 李錦 2022年11月24日



親子理財 - 李錦 2022年11月24日


處於電子消費年代,怎樣教導小朋友應對
  生活在鼓勵消費的年代及社會,透過電子消費,很容易便誤墮消費誘惑,以為借錢很容易便先使未來錢,家長應怎樣教導小朋友正確的金錢觀念?

 
  首先明白過度消費除了指買入過多物品或長時間用不著,變成浪費,另外消費開支高於收入也是指標之一。

 
過度消費帶來的害處
 
  人人享受購物帶來的滿足和歡樂,但卻是短暫,喜悅很快便消失,我們要明白過度消費帶來長遠的害處:

 
  (一)長期受到卡數的煎熬,還款期短則五年,長的可超過十年,每個月把辛苦工作賺來大部分的錢還債,當中主要是高利息及手續費。

 
  (二)生活質素降低,由於要還卡數,收入所餘無幾,所以不少短期想要做的事也不能做到。

 
  (三)心理質素變差,從被追卡數開始至完成還款,期間所受的惶恐,不安,睡眠差,時刻感覺畀人監視、跟蹤,個人的自尊心極度低,當事人是最清楚和感受到。

 
  (四)沒有儲蓄,由於大部分的收入用來還債,實際上沒有儲蓄,所以平白浪費我們工作生命的黃金時期,失去了為個人、家庭實現夢想的機會。

 
電子消費和電子借錢的特點
 

  首先,商人想盡辦法灌輸消費的樂趣 「你想要乜嘢,我很快便送到你手」; Paypal:想買就買(Want it, Get it!),早已植入成人和青少年的心裏。商人捕捉我們的消費心理例如高人一等、享受大於一切、人有我有(群體認同),帶動我們的消費情緒。

 


(iStock)
  現在借錢變得很容易,無需現身便可以在網上借錢。金融機構的借貸廣告:申請資格只有二樣:年滿18歲和您是香港或澳門居民/公民,和從前先看還款能力/收入證明,現在已變成不是首要考慮。

 
  其次,研究顯示(哈佛大學)用信用卡相比用現金,前者往往會花費更多。美國哈佛大學做了一個研究,邀請兩批大學生購買美國職業籃球賽NBA的球票,一批學生使用信用卡,另一批學生只可使用現金。最後發現使用現金的學生bid(提價)到一百元已經停止,但使用信用卡的學生絲毫不察覺bid到八、九百元,比用現金多出八、九倍,不會感到肉痛。

 
  其他研究也證實,原來使用信用卡或其他電子貨幣支付系統,因為購物與錢的關係消失,會更易「唔覺意使大左」,所以要小心。

 
如何應對
 
  當我們明白電子消費例如信用卡、扣賬卡等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避免,但是電子消費令購物與金錢的關係失去,令消費預算大失,那麼應如何應對呢?

 
  先和子女分享消費的實況,了解消費的誘惑。電子消費透過網上/電話,按幾個掣非常方便;加上優惠和現金回贈等的吸引,商人的無孔不入的銷售方法,透過廣告,超市/商場的精心擺設,名人效應等,使我們不經意,在任何時間(開心或不開心)或情況也想起消費。

 
  調查指出連小學生都能夠分辨需要和想要,但點解我們還是會買過多的東西?因為是感性消費,不是理性的。我們以為買東西帶來開心,填補空虛,事實是不能夠的,反而導致病態,購物過度變成浪費和借貸度日。

 
  最後我們都知道簽了的卡數遲早要還,所以建議盡快還款,不要以為錢放在自己身邊較好,等到最後到期日才交卡數的習慣,甚至以為長命債長命還,如果一次遲交只還min pay (最低還款額),缺口便打開,後患無窮。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加息周期唔使急,最緊要定!各大銀行實時「定存息率大比拼」► 即睇

親子理財 - 李錦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