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專家點評 - 廖嘉豪 2025年2月18日

專家點評 - 廖嘉豪 2025年2月18日


廖嘉豪:內銀及內房出現積極跡象 廖嘉豪


DeepSeek帶動市場重估中資科網股估值,人工智能發展符合之前2月4日提及的加速商業應用趨勢,內地汽車、電信、金融、醫療及互聯網行業龍頭紛紛把自身系統接入DeepSeek模型,以優化客戶體驗或提高業務效率,料人工智能對企業盈利的正面影響或仍有

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中港股市將迎業績期,內銀及內房亦有值得投資者留意的積極趨勢。

內銀股2024年收入及盈利或有改善,主要因為第四季兩者增速或比首9個月快。924政策組合拳或刺激第四季零售貸款(尤其是按揭貸款和消費貸款)顯著增長,據中國人民銀行資料,中國銀行間的零售貸款按年增幅已在去年12月升至約4%,為9月以來高位。

另一方面,市場普遍預期交易收入或為第四季內銀股業績亮點,主因第四季債券價格上漲(10年期中國國債收益率在2024年第四季按季跌42個基點)。加上內銀資產質素趨穩,應有助內銀保持穩定每股派息及具吸引力的股息率。

市場資金亦有加大配置內銀空間,資金流數據顯示內地公募基金已在去年第四季增持內銀股,令內銀佔組合比重從2023上半年的2.9%低位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5%,但對比過去10年均值的6.2%,及內銀在基準指數佔比的9%仍屬偏低。加上監管機構繼續推動內地保險公司提高股票資產配置,預期包括內銀的大型高息股或將受惠潛在約1萬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流入,或有助內銀股今年繼升。

市場一直擔憂的房地產行業回穩趨勢亦有進展。1月/2月的新樓銷售比預期好,考慮到農曆新年的影響,1月銷售額比2024年2月按年升12%(2025年1月28日至2月4日對比2024年2月10日至17日),農曆新年後睇樓量和成交量大幅回升。18個重點城市的二手樓銷情良好,按年升29%,一線城市銷情強勁,按年升48%,二線及三線城市銷售亦分別按年升33%及9%,個別主要城市樓價(例如上海、深圳,北京、杭州、成都及西安等)或可在2025年下半年率先企穩。

地方政府在樓市言論及買地方面似乎更加積極,深圳市政府表示將推動房地產投資盡快恢復增長,重慶市政府將全力推動房地產和建築業企穩回升,言論方向似由以往強調穩定變為促增長。地方政府亦有加快購買土地執行力度,例如珠海市政府於2月7日宣布以66.4億元人民幣(折讓11至25%)從當地國有企業購買14幅閑置土地,汕頭、佛山及廣州市政府亦有類似行動。花旗分析員預計地方政府在2025年3月全國人大後或加快執行買地計劃。整體內房政策朝正確方向發展,但效果需時顯現。

中國樓市回穩的積極影響廣泛,市場對內銀資產負債表信心增強是提升內銀股估值的重要因素;置業活動上升亦將帶動家電、家具建材需求,有利互聯網及電商平台銷售;樓價企穩亦可增加居民信心及投資情緒,或有助引導高達23.5萬億元人民幣的居民超額儲蓄至消費及投資市場。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主管 廖嘉豪
專家點評 - 廖嘉豪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