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 - 廖嘉豪 2025年2月25日
廖嘉豪:美國醫療保健、資訊科技及銀行業展望 廖嘉豪
美股年初至今升約2.2%,落後環球、歐洲以及新興市場股市,由於全球化廉價供應鏈一直主要受惠美企,因此美國關稅環境下美股今年跑輸非美股票或不足為奇,但不代表美股或已失去吸引力,本周借美股回調及市場暫仍聚焦中港股市時為讀者跟進筆者較看好的美股行業機會。
年初已看好醫療保健行業,企業盈利能力見底回升,股價有追落後空間,當中重點關注醫療設備及生物科技行業,整體醫療保健行業年初至今升約6.2%,醫療設備行業更升約10.4%。截至上周五,有54間醫療保健行業的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布第四季業績,當中有42間(78%)的盈利表現較預期好,比例較大市高,行業盈利增速亦快過大市(13.6%對比大市的10.8%)。醫療保健盈利增速有望直至2025年第四季前都能比大市高,市場目前預期醫療保健行業2025年每股盈利按年升18.2%,增速冠絕11個標普500指數子行業。
而各大型製藥公司坐擁巨額現金,並正尋找能增強其藥物產品線的收購機會,若新政府改變反壟斷政策,且利率和收購目標估值也能配合,或將有利生物科技企業。另外,1995年以來,醫療保健行業通常在聯儲局首次減息後的1年跑贏大市。
美國資訊科技行業為唯一一個市場預期2025年和2026年都能實現15%或更高盈利增長的行業,2025及2026年每股盈利分別按年升18%及17%。資訊科技行業內正展現輪換機會,超賣的軟件行業及半導體設備均有投資機會。
筆者較看好的半導體行業年初至今亦升約3.2%。DeepSeek出現無阻雲端AI運算需求,反而更具成本效益的AI運算能力令企業迅速為其軟件產品添加新的AI功能,市場正憧憬下一代AI代理(稱為代理型AI,能自主決策的AI系統)或貢獻更多軟件公司收入。減息環境亦有利資訊科技行業,1995年以來,半導體及半導體設備、科技硬件及設備及軟件及服務三個資訊科技子行業在美國首次減息後的12個月分別升約17%、19%及20%。
另一方面,最近公布的1月ISM製造業指數升至50.9,環境亦似乎有利資訊科技行業,1990年以來每當ISM製造業指數升穿50時,資訊科技行業12個月的升幅中位數約為18%,僅次金融業的約23%,
美國銀行業即使上周回調4.1%,年初至今亦升約6.9%,大幅跑贏大市。標普500銀行股指數相對標普500指數的走勢最近升穿2018年2月以來的阻力趨勢線,或反映銀行股落後大市的趨勢正在逆轉。
花旗分析員覆蓋的19間美國大中型銀行的淨息差中位數,或由2024年第四季的2.87%升至2025年的2.98%,2026年更擴張至3.11%,資產質素繼續改善,該19間覆蓋的美國大中型銀行淨沖銷比率(Net Charge off,即銀行無法收回的不良貸款)中位數亦由2024年的0.55%跌至2025年預期的0.51%,2026年更跌至0.46%,並遠低於1984年第一季以來的中位數約1.1%。較寬鬆的監管力度、收益率曲線陡峭化、以及併購及首次公開招股活動前景回暖均有利銀行業。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主管 廖嘉豪
專家點評 - 廖嘉豪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