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5年7月21日 星期一

匯市焦點 - 李若凡 2025年7月21日

匯市焦點 - 李若凡 2025年7月21日


李若凡 - 美元中期弱勢不變 | 匯市焦點


自從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市場關於「去美元化」這個主題的討論非常熱烈。不過,事實上,去美元化並非新概念,千禧年之後這個趨勢較為明顯,伴隨著美元在全球央行外匯儲備的佔比由2000年初的72%逐漸減少至近期的57.7%。在這數十年期間,去美元

化的趨勢在2022年俄烏戰事爆發之後明顯有所加快,因全球央行紛紛減持美債,並增持黃金。

  展望未來,去美元化大機會持續,尤其是近期特朗普的政策增添了去美元化的理由,但是在可預見的將來,筆者認為美元並不會被輕易取代。

  為何特朗普的政策強化去美元化的原因?首先,其關稅政策擾亂了全球貿易的秩序(可能促進了非美元貨幣結算的趨勢)。

  其次是大而美法案加劇了市場對美國債務問題的擔憂,從而削弱了超過長期美債的需求。

  第三是特朗普不斷呼籲聯儲局減息,以及上周再度多次傳出特朗普計劃解僱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的消息,令市場進一步質疑聯儲局的獨立性。 

關稅影響下半年料逐漸浮現

  那麽,為何美元不會被輕易取代?首先,特朗普政府造成的信心問題,並非無法修復,例如明年中期選舉,或者是2028年美國大選,可能成為信心改善的機會。因此,筆者認為,去美元化持續加速的風險較小。其次,明顯地,去美元化持續了數十年,但美元佔全球支付貨幣的比重仍接近50%,佔全球儲備貨幣的比重也接近60%。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進口國,美元自然地成為主要的貿易結算貨幣。另外,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如央行、養老金、保險企業等,也樂意主要持有美元,因美元能夠用於購買美債,而美債是全球風險較低、波動性較小,以及流動性較高的資產,這是其他貨幣資產、大宗商品包括黃金,以及虛擬貨幣無法比擬的。再者,聯儲局在穩定全球金融體系上扮演相當重要的最後貸款人之角色。

  除了長期去美元化可能逐漸推進之外,中短期而言,美元進一步下跌的風險也值得留意。

  雖然美元指數上半年下跌了超過10%,從估值角度來看,下半年的下行空間可能較少。而且市場對關稅新聞的反應已經漸趨溫和。

  即便如此,關稅對經濟尤其是勞動力市場的影響,仍可能在下半年逐漸浮現。

  美國持續申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維持在2021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附近。若就業市場轉弱,同時通脹持續受控,聯儲局料將在9月會議上重啓減息。

  上周,再有聯儲局官員Waller提出支持7月減息。當利率和經濟相對優勢消退時,其他利淡美元的因素(美國財政擔憂及聯儲局獨立性)也可能被放大。

  換言之,即使美元出現短暫整固,若其未能回到99至101以上,大機會反覆下試95至97的低位。

星展香港環球市場策略師
李若凡
匯市焦點 - 李若凡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