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以最小的票差,通過了修改版的預算調和法案,被特朗普稱為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法案轉向眾議院重新審議。經過參議院修訂的法案,令眾議院迅速通過的難度加大了,但是筆者預計在白宮、財政部和眾議院議長貼身兜售和交易下,法案最終可以在眾議院通
過,並在7月4日美國國慶日前後被總統特朗普簽署成為法律。
此法案將特朗普第一任的減稅政策永久化,增加了他競選期間的一些減稅承諾。白宮還趁著共和黨在國會兩院的優勢,夾帶了不少特朗普其它治國理念,例如邊境保護、軍工產業鏈重建以及撤銷對拜登時期替代能源的補貼等。
如果大而美法案如筆者所料正式成為法律,這將是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宮後第一場重大勝利。特朗普重掌帥印後立即四面出擊,在移民管制、政府效率、關稅政策、大學監管和減稅政策上四面出擊,還有撮合俄烏衝突和襲擊伊朗核設施,但是大多數政策均陷入「一而再,三而竭」的窘境。如果大而美法案成為政策現實,這將把特朗普的稅制改革永久化,對美國經濟帶來長期和結構性的影響。
大而美法案,是特朗普第二任重中之重的政策之一,它成為法律的確是一項重大勝利,被特朗普吹噓為「Big Win」也毫不為過。這是一場來之不易的戰役級別的勝利,是最終可以成為他政治遺產級別的。
然而,不惜代價強推大而美法案的政治代價是甚麼?其實這個法案遠沒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哪怕在共和黨議員內也有許多不同的聲音,要麼對財政赤字失控不滿,要麼對大砍醫療福利不滿,法案只是在白宮和多數黨領袖的威脅利誘下勉強過關的。
國會預算委員預測,法案會令美國在未來十年新增3.3萬億美元赤字,債務GDP比例超過130%,進入紅色警告區間。私人機構所預測的情景更差。最富裕的1%人群在減稅上所得到的好處遠大過中產群體。法案在選民中也不甚受歡迎,因為法案明顯置四千萬低收入人群的醫保和食品補貼於不顧,何況環保等可持續發展議題。
根據Morning Consult的一項調查,50%的選民反對大而美法案,只有36%選民對法案持正面態度。最大的反對原因:「劫貧濟富」。中下層選民財富不足,但在選票上卻有很大的優勢。在這次投票中贊成法案的,可能在明年中期選舉中遭到選民的清算。儘管共和黨橫掃了參眾兩院,他們在投票上卻只有輕微優勢,失去幾張搖擺州的議員席位,共和、民主兩黨在國會票數上便可能出現逆轉。
特朗普,會不會贏了戰役輸掉戰爭?明年11月見分曉。《陶冬》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和預測,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陶冬天下 - 陶冬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