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國企業海外併購趨勢加深。隨著內地企業資源愈發雄厚,連同面對環球政治及經濟複雜多變下,逆全球化及地緣政治的挑戰,中國企業更需要尋找新的出海模式。比起僅憑自身團隊逐步擴張業務,透過明確且具有協同效應的併購加速全球布局,可以更好的為企業實現技術互補,產品、市場及銷售網絡擴張,創造新的
增長點,也成為更多企業的選擇。
環球新材國際控股(06616)7月底正式完成對德國默克(Merck)表面解決方案業務(SUSONITY)的交割,以逾55億港元收購其100%股權,順利實現中國珠光材料產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跨國收購,令集團的珠光顏料和人工合成雲母之全球份額穩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表面性能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對集團和中國相關領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內地珠光材料行業的領先企業,環球新材產品用途廣泛,包括塗料、汽車面漆、化妝品、航空航太、軍工、船舶防腐、塑膠、油墨、陶瓷、皮革、建材、3D列印、防偽等,現已出口到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特別隨著科技進步,除了傳統與高端消費市場之外,珠光材料也在鋰電池、太陽能面板等新能源與高端科技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推動材料科技發展,也為集團帶來更多市場空間。
數據顯示,環球新材業績穩定,毛利率長年維持五成以上,去年更達53%;純利率長期則在20%到25%,顯示其成本管控得宜。去年主要得益於集團與韓國CQV通過上遊整合,以及優化產品組合帶來的利潤率擴張。未來,集團將聚焦毛利率更高的汽車和化妝品領域,同時深耕中國,並強化對韓國、美國、歐洲等國際市場滲透。相信本次交割將有助集團更好協同全球資源,提升綜合競爭力,為未來發展帶來更多空間。
此外,參考過往成功整合CQV的經驗,連同未來有機會推動合成雲母技術強化供應鏈,環球新材此次併購SUSONITY有望實現良好效應,推動集團毛利率繼續上升。估值方面,環球新材屬於低調價值股,目前市盈率具吸引力,2025財年預測市盈率僅15倍,2026財年降至13倍,相對於集團未來每年盈利增長15%的預測,PEG低於1。《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意博資本亞洲有限公司執行合夥人 鄧聲興》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投資智慧 - 鄧聲興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