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日提到,我和姊妹Mandy談起泡泡瑪特(09992)這隻藍籌新貴的威水史。但說穿了,她其實只是一隻玩具股,但她能夠重塑傳統玩具行業的價值鏈,開拓出新世代消費市場的藍海。
傳統的玩具生產商只會跟隨潮流去生產玩具,但泡泡瑪特卻是先帶起一個潮流,然後才去生產玩具。她的玩具全部都
有IP,即是知識產權,這也是泡泡瑪特獨有的商業模式。而且,她還和消費者玩心理,以「盲盒」方式去銷售,這是看準客戶有種追逐心頭好的心理,愈追就可能愈花得多錢。
「這當然有個大前提,就是客戶真的喜歡妳的產品,而且價錢不太高,就算再博一兩次都無問題。」我告訴Mandy。
「明白,但我也真的佩服泡泡瑪特的管理層,他們真的帶領了消費潮流和營銷策略。後來不是很多商業機構都採用這種營銷手法嗎,例如某戲院結業,最後幾日上演的電影,也採用盲盒方式,即是觀眾入到場才知道放甚麼電影!」
「是呀!以她最受歡迎的公仔Labubu為例,它已經超越一般玩具的價值,而是時尚和身份的象徵。以盲盒形式來銷售,更有種蒐集慾和賭博式的快感。這就是『情緒消費』的另一種體現。」

泡泡瑪特的產品不只受中國人或亞洲人歡迎,在歐洲和美國也一樣獲追捧。(AFP)
「但我有點擔心,其實泡泡瑪特的產品,生命周期不會太長,只要客戶的口味轉變了,銷量就會大跌,好像有點不可靠呢!」Mandy提出她的看法。
「妳說得對,如果我用兒童理財經常引用的一個概念,即是『需要』和『想要』去描述泡泡瑪特的產品,妳認為Labubu是『需要』還是『想要』呢?」
「好明顯,這只是『想要』,因為沒有Labubu不會死的!」Mandy笑著說。
「就是這樣,如果妳問我現在泡泡瑪特的投資價值如何,我會說,真的要看管理層的營銷策略。首先,要生產這類玩具一點都不難,即使妳有個所謂的IP,但別人也可以創另一個IP,只要客戶受落,就可以搶走妳的客。即使不是直接搶走妳的客,但競爭將會愈來愈激烈,客戶的黏性也不會再像從前那樣緊密。」
「同意,但泡泡瑪特好像不只Labubu一隻玩具受歡迎,她可以靠分散經營去降低風險?」
「嗯,是的,除了Labubu所屬的The Monsters系列之外,泡泡瑪特還擁有Molly、Skullpanda和Crybaby等三大IP,這四大系列的產品,去年都成為泡泡瑪特營收超過1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IP。當然,暫時仍然以The Monsters的Labubu最火紅,營收超過30億元。另外,泡泡瑪特去年營收超過1億元的IP還有另外13個。這一系列IP的爆紅,令去年泡泡瑪特的營業額達到130.4億元,增長107%,而經調整的淨利潤也達34億元,大增186%。這是去年的業績,今年剛公布的中期業績,仍然十分強勁。營業收入大增兩倍至138.7億元,即是今年半年的收入已經超過去年全年。而今年的經調整中期盈利更大增3.6倍至47.1億元,遠超去年全年的盈利,可見泡泡瑪特的增長勢頭仍然十分強勁。」
「嗯,真的很厲害!」
「這還不止,最奇特的是,泡泡瑪特的產品不只受中國人或亞洲人歡迎,連歐洲人和美國人都一樣追捧。今年上半年,海外業務的收入已達55.8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增4.4倍,也令海外業務佔公司總收入急升至近四成。」
「泡泡瑪特已經一躍成為跨國大企業了!」
「是的,公司已經定下目標,要成為世界的泡泡瑪特,並打造新一代世界級的消費品牌,向集團化和國際化的方向前進。」
「如是的話,我應該趁調整時,買一些看門口?」Mandy笑著說。
「我不會阻人發達的,但我早前翻看泡泡瑪特的招股書,其中風險一欄那段說話,妳在投資前也必須清楚明白呢!」
「甚麼來的?」
「招股書上這樣說:『我們作為潮流文化娛樂公司,我們無法向閣下保證,我們將能夠設計及開發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或我們能夠保持成功產品的受歡迎程度。』」
「嗯,有意思!我會記住的。」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俄朝領袖會談,金正恩表示願盡力助俄,並稱之為兄弟間義務。你認為朝俄緊密關係會促進半島和平,還是刺激南北對峙?► 立即了解
女子愛財 - 唐德玲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