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觀點 - 施永青
內地要改革收入分配模式
(2012年11月27日)
【am730專欄】今年頭三季,內地經濟增長的貢獻中,消費佔55%,投資佔50.5%,出口則是-5.5%。顯示中國的出口已十分不濟,以致不單對經濟增長沒有貢獻,並且還起著負面作用。估計歐美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今後都難以大增,中國要像過去那樣靠出口推動經濟已不容易。
金融海嘯後,內地政府明知出口已不可依賴,唯有推動消費與投資。現在看來,內地在投資上已有點過度,再增加就會浪費,長遠會有反效果。因此,今後只能靠刺激消費來維持經濟增長的速度。
美國的經濟增長中,70%的力量來源於消費,中國現時是55%,應該還有空間可提升。然而,美國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消費能力,主要是靠信貸,消費者要先使未來錢,甚至把責任留給下一代,才可以維持現有的經濟增長。這絕非長遠之計,中國不應行這條路。
中央政府現時打算做的,是對收入分配方式進行改革。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因為現時社會上不是沒有錢去消費,而是由於分配不公平,錢大部分落在少數人的手上。這些少數的有錢人即使窮奢極侈,也只能用去他們手上極少一部分錢,剩下來的錢都沒法化成社會需求;另一方面,廣大民眾雖然想消費,卻不夠錢去買。若然收入分配可以公平一些,廣大民眾收入增加之後,一定會樂於消費。屆時社會的內需一定可以增加,足以抵消外需的萎縮。
然而,要進行收入分配改革絕不容易。據說發改委曾於2010年初及2011年底兩次向國務院提交方案,但都沒有獲得通過。原因是改革收入分配模式,無可避免會損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們必然會全力反對。
現時,中國的所謂收入分配改革,只是量變,不敢質改;不外乎調整稅率,增加福利,提高最低工資等;做法與一般資本主義國家差不多。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最大區別應展現在分配制度上,中國自稱是社會主義國家,沒有理由在分配制度上行資本主義。中國要面對收入分配進行改革,應從本質上改。
中國現時行股份制,即是說公司的盈利只會分給股東,員工只能領取工資,而工資是不與盈利掛?的。但在生產過程中,真正起增值作用的是勞動,光有資本是不會增值的。因此,社會主義社會應讓參與工作的人分享成果,而不是把盈利只分給股東。
如果中國能規定,公司的盈利必須有一部分分給員工,那員工的積極性一定會大為提高,他們的收入與消費能力亦會大為改善,中國的經濟就可以憑內需持續增長。
要作這麼重大的改變,一定會受到民企老闆的反對。但中國有這麼多的國企,為何不可由國企做起。國企受共產黨領導,中共大有條件先在國企貫徹自己的價值理念──讓勞動人民參與分配,分享分配。
上一篇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