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光顧這診所?
人病了,便要看醫生,香港大多數的人有小毛病時會往私家醫生求診。普遍來說,香港的醫療水平很高,但有些私家醫生診所的護士的態度卻不感恭維。最近在一所連鎖的醫療集團診所內看到一幕相當無禮貌的對話。
有一位年輕太太身體十分不適,在診所內等了很久,丈夫向護士要求希望可以早一些得到診症。由於診所內的病人眾多,護士拒絕,還贈以「你是利用公司優惠計劃的,想快點,便去急症室,否則便要等」。
撇開應否要等的問題,那護士的回應相當惡劣,沒有憐恤及關懷的心,她以為自己(其實是那連鎖醫療集團的醫生或老闆)的診所只此一家,天上有地下無。即使是利用公司員工的優惠,付款的是那員工的公司,你的態度惡劣,那公司的人力資源部可以在合約滿後找另一些醫生。再者,那護士的水平連商場接待員或是保安員也不如,卻在醫務所工作,其實是幫那醫生及集團「倒米」。
現時醫療市場競爭激烈,各私家醫院也開設門診,加上不少個體戶,選擇其實相當多。醫療集團不是全都不好,只是有不少意見指它們用的藥物不太理想,特別是公司員工那些,食水很深,不知那些人力資源部有沒有留意.
當然,從企業的角度,它們也想控制成本,找一兩個醫療集團便是了。員工應該較喜歡自行找醫生,再向醫療保險索回,而通常又有上限那些。以一般人來說,一年一萬元上限的普通科是足夠的。
又有一次腸胃炎,那時已是星期六的下午一時多,眼見自己家下面有一間規模不小的醫務所仍然燈火通明,於是入內登記,有位護士說「現在不應診」。我再問可否多看一個,她很悔氣地回應:「在十二時前登記才可以。」我想,即使你不應診,也可以用較有禮貌的語氣回應,如「對不起,今天的登記已完畢,但我可以問一問醫生,再告訴你」。我今天不光顧,以後也有機會。最後我等了兩小時後,找回相熟的醫生,他在下午三時半開始應診。我相信如果是我相熟的醫生,他們仍會給我診治「
有些診所宜加強員工的培訓,因為醫生與病人的關係是長期的,一生人不會只光顧一次。那些本身沒有教養,沒有接受禮貌培訓的姑娘,其實是在搞破壞,醫生們不可不察覺。
李兆波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