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貸評山下 - 黃元山 2013年4月9日

貸評山下 - 黃元山 2013年4月9日

貸評山下:資本主義可以更好 - 黃元山


■最近發生的碼頭工潮,或可作為香港社會討論資本主義可以做得更好的一個契機。

筆者很大程度上支持自由和市場經濟,而且歷史事實證明,市場經濟是為整體經濟釋放最大創造力和生產力,使整個社會受惠。

問題是,這個制度,是否「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引述Whole Foods Market(美國其中一家最大的健康食物連鎖超市,是標普500指數成份股)的Co-CEO John Mackey所說:「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是人類自古以來最有效的想法。但我們應該更進一步。願我們畏懼的再往上高攀。」Mackey表明自己是資本主義的積極支持者,不過,連他也質疑,我們是否可以做得更好?

碼頭工潮社會討論契機
最近發生的碼頭工潮,能否作為香港社會討論的一個契機?
傳統以來,香港的資本主義是與芝大前輩Milton Friedman的看法一致的,Friedman名言:「企業唯一的社會責任,是用自己的資源和活動去增加盈利,只要企業守規則,就是要公平公開而沒有出千的競爭。」除了守規則,贏大錢之外,資本主義還需要行前哪一步?

對於企業盈利,筆者個人的看法,傾向於Jim Collins和其他管理學大師的說法(包括Peter Senge等):「企業盈利是生存的必要條件,是一個達到目的的手段,但不是一些有遠見企業的生存目的。盈利就像人生存所需的空氣、食物、水、和血一樣,這些都不是生命的意義,但是如果沒有這些,就沒有生命。」

當然,每個人的生活哲理不同,事實上,有一派的意見就是,人生存的意義就是在於「呼吸、吃、喝、拉」,如果連人的生存都只是一齣荒謬劇,那企業自然不需要談甚麼生存意義。盈利是必須的,但是筆者相信,如果企業沒有一個更高的目標,就是在自己的領域內(無論是服務業或工業)為社會創造價值,那麼盈利也不可能長久維持。

換句話說,正如人一樣,錢和盈利只是一個by-product,但卻不應是一個an end by itself。當企業能提供優質的服務或產品,兼又是社會所需的時候,盈利自然跟隨而來。

有貢獻就會有盈利,但是否就等於有盈利就必定會有貢獻呢?這就是Collins和Senge的一個質疑,起碼這是一個優先順序、本末倒置的分別。

追求盈利發展需要持續
另外,筆者認為,股東不可能是企業唯一的持份者,其他非常重要的「持份者」還包括員工、顧客、供應商、甚至是環境資源等。這個理念,亦是著名的Harvard商學院教授Michael Porter前幾年提出的「shared-value capitalism」概念,亦接近最近Mackey大力提倡的「conscious capitalism」。看重社會意義的企業,不再單單是學者和宗教人士的呼籲,大型的上市企業也開始擁抱這個good business的概念,實在可喜!

無論是甚麼名稱,重點是資本主義精於創造財富,先不談財富第二次再分配的社會公義(定義和牽涉的複雜問題),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尤其是那些發達國家和知識性經濟體裏,資本主義是否能再被enlightened,追求盈利時考慮點擴大,使整體發展更有可持續性呢?

黃元山
大學教授、國際投行前董事總經理
本欄逢周二刊出
上一則: Lunch with the FC:佔中歷史 - 蔡東豪
下一則: 曾淵滄專欄:夜期開鑼利港交所 - 曾淵滄
貸評山下 - 黃元山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