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多少才搬出來住?
香港的居住環境狹窄,好運的可以有自己的房間,其他的可能只有一張床加一個櫃桶。子女長大,當然很希望有自己的天地;有的是因為與父母的意見不合,經常爭吵,都是搬出來住的理由。那月入要多少才可以有能力搬出來住?
搬出來住的形式有很多種,可以是一個單位,也可以是一個?房單位; 可以是自住,也可以與其他人一起;可以是租,也可以買,視乎需要與負擔能力。月入1萬元的基本上可以免問,因為即使是租?房,花去了近4千元,還要支付水電食用等費用,加上上班的費用,會入不敷支。
我有兩位朋友,其真正的月入不詳,約是1.5萬元左右,一位是自己租住九龍某舊區的單位,一位是租住新界的?房。前者的工作較穩定,只要不大花費,也可以應付。後者的父母住在其?戶的附近,可以提供晚餐,洗衣及收信的支援,也是一種搬出來住的模式。
撇除?房,我個人認為月入最少有2萬元才考慮搬出來住,相信是租而不是買,供款的能力是有的,但首期是一個重大的障礙,而有3萬元以上才考慮供樓,負擔會輕鬆些,儲蓄首期的能力較高。
如果可以,遲一點才搬出來住可以省回一筆,特別是想儲首期的一群。只要一搬出來住,花費一定比與父母同住時多了,要達到首期的難度也高了。不要以為首期是天文數字,你不儲蓄,永遠也不可能達到。你有儲蓄,當經濟下滑時,便是你作決定的時候,如果沒有「彈藥」,即使有「跳樓貨」,也只能望門興歎。
有兩位都是在金融界任職的畢業生,是80後,在金融海嘯前數年已出來工作,有機會賺取較好的薪酬及累積多年的經驗,他們都在近年置業。雖然近年投資銀行的薪酬被大幅調整,也有被裁的可能,但行業薪酬較佳仍是一個優勢。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不到最後一分鐘不搬離父母,用以儲多點錢作首期,換轉是別人,有這樣高的薪酬,老早便搬出來住了,甚至大魚大肉。然而,一闊三大,單是家具及電器已花了一筆,置業的目標有可能被延遲。想先甜後苦還是先苦後甜,你可以想一想。
李兆波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