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觀點 - 施永青
「自我審查」與「他者審查」
2014年01月28日
自從回歸以來,傳媒界擔心:即使特區政府不會對傳媒作政治審查,但隨著中方的影響力日增,傳媒擔心某些骨頭不夠硬的成員,可能會主動迎合中方的需要,以中方的標準來審查自己的意見。為了方便有個講法,這種行為被統稱為「自我審查」。
我覺得這個詞用得不夠精確,很容易產生誤會,甚至會成為壓制異見的手段。
其實,「自我審查」是人類腦系統的主要活動模式。我們在寫文章或發表意見之前,很自然會反覆思考,希望把問題說得中肯一些、理據充分一些、用詞精確一些,以求受眾清楚明白,達到文以載道的目的。我們亦會考慮自己的處境,以判斷某些說話會否造成不良後果、會否傷害他人感受、會否引起誤會。這些都是一個負責任的人,在發表意見之前都得反覆考慮的。這也應該算是一種「自我審查」吧。
一個人只有經過反覆的獨立思考,才能作出自己的判斷,才能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才不會人雲亦雲,從而逐步建立自我意識。一個自我意識強的人,才會忠於自己內心的判斷,不受外來的標準的幹擾。
一個人究竟是怎麼進行獨立思考或「自我審查」,外人是無法知曉的,因此指控別人有「自我審查」是沒法成立的。當我們以別人的言行去指某人有進行不當的「自我審查」時,實質上是把一套外在的準則加諸別人身上,這已變成「他者審查」,比「自我審查」更要不得,更需要加以抵制。
用不是自己腦系統自然形成的價值觀去審查自己的判斷,只會破壞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因而喪失自我,甚至會埋沒良心。由此可見,進行「自我審查」遠比接受「他者審查」更為可靠。我們應透過「自我審查」對抗來自他者的審查。
現時社會上有些激進勢力,就常以「自我審查」為題,對溫和派或保守派的意見進行打壓,把他們不認同的意見說成是別人在外力下進行自我審查的結果。不夠激進的人,常因而被說成是已向中方投降,正企圖出賣民主。
泛民的各個黨派中,以民協與民主黨較為溫和。他們曾在某些時候企圖與中方坐下來協商。這種策略其實十分理性,相信大多數香港人都不打算與北京的關係鬧僵,非鬥個你死我活不可。然而,香港的主流傳媒卻把溫和派批判成為投降派,還把同情溫和派的意見說成是「自我審查」的結果,這種論調實在令人遺憾。
香港有七百萬人口,面對這樣複雜的政治環境時,當然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意見,有激進的,也有溫和的,不等如越激進的意見就是越正確的意見,溫和的意見並非就是出賣民主的意見,不應把「自我審查」當作是一種扣帽子、打棍子的工具。一個開放的社會應容納多元的意見,傳媒有責任讓各種不同意見都有機會展現,好讓市民在需要作取捨時可以有多點參考。傳媒不應以自己的政治取向,而隨便把市民捆綁上激進派的戰車。
回首頁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