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觀點 - 施永青
退利得稅 轉益打工一族
2014年01月30日
財政預算案若宣布退稅,必定獲上班族支持。(資料圖片)
在新的一份《施政報告》裡,梁振英增加了對基層有需要人士的照顧,但中產得益不多。有人建議財爺在作《財政預算案》時退稅,並提高免稅率及拉?稅階,讓中產也能分到一杯羹。
但這類建議實際益高產多過益中產。如果全面退稅,連利得稅都退的話,得益更多的會是企業與資本家。退薪俸稅雖然可以益打工一族,但在現時的薪俸稅制度下,不但基層不用怎麼交稅,連大部分中產也不用交足標準稅率,令退稅的得益無法普及。
我建議財爺可考慮透過退利得稅轉益打工一族,即是按不同公司所交的利得稅,以一定的比率退回給有關公司;交稅多的退多,交稅少的退少,沒有交稅的沒得退;但退回給公司的稅不能轉作公司的利潤,而要轉發給公司裡的工作人員;分配方法是以上年度公司的總工資開支作分母,個別員工在上年度的工資收入作分子,去瓜分公司所獲得的退稅總額。
這個退稅方式有多個特色與優點:
(一)?獲得退稅的打工一族,人數眾多,而不是少數資本家。這樣可以令退稅有一定的財富再分配功能,可降低貧富懸殊的程度,令香港的堅尼系數可以好看一點。
(二)?在賺錢多的公司工作的員工會得益多一點。這樣可鼓勵員工積極為公司賺錢,令企業也可以間接得益。
(三)?分配並非按人頭均分,工資高的會分多一點。其理據是在市場機制下,工資的多寡可反映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能力,貢獻多的分多一點也份屬合理。這可鼓勵打工一族力爭上遊,透過進修與積極工作去爭取升職加薪。相反,如果人人都有得分,份份又均等,表面上雖然公平,但會降低個人自強不息的原動力,令中產日漸向下流。
有人可能會覺得,我這種退稅方法實質上是鋤弱扶強,令做得不好的公司更難翻身,他們可能連員工也留不住。然而,天道不仁,市場本身就是這樣殘酷的。細公司如果缺乏願景,沒有創新,自然會被淘汰。
如果讀者覺得這種說法太過涼薄,可以家長的身份去思考一下名校問題就會明白。做家長的,無不想辦得好的學校擴展得快一些,招多一點學生,這樣他們的子女就可以有更高的入讀名校的機會。可見汰弱留強不一定是壞事。
於打工一族而言,與其要他們在一間經營不善,加薪能力有限的公司裡工作,不如讓做得好的公司發展得快一些,招聘多些員工,增加打工一族轉到一份好工的機會。
香港近年皆有財政盈餘,政府應有條件退稅,希望財爺在退稅的時候退得聰明一些,不但要令多一些人可以獲益,並且可以提升大家的積極性,而不是寄望「唔做都有得分」;這樣,社會才可以持續發展。
回首頁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