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金融High Tea 2014年2月10日

金融High Tea 2014年2月10日
增值險中求
2014年02月10日
股票跌得多曉得彈,港股上周五升213點,終於有個似樣少少的反彈。當晚美股大升1%,杜指升165點。港股在美國預託證券收市價比港股上周五收市升110點,預計今天港股仲有得反彈。

美股暫守上升軌
上周五最受注意的是美國公佈的就業數據,美國勞工部公佈,美國1月非農就業職位增加11.3萬個,遠低於市場原本預期的18.5萬個,而對上一個月12月非農業就業職位增幅,也只是向上修訂1000個至7.5萬個,市場本來也預計早前公佈的12月數字咁低,最終會大幅上調,結果只是上調1000個職位咁大把。但美國1月失業率就由前一個月的6.7%再降至6.6%,觸及5年新低,只是略高於聯儲局設定會考慮加息的6.5%門檻。

在就業報告公佈後,美股期貨一度插水,但隨即快速反彈。市場分析認為,考慮到寒冷天氣的短期影響,撇除這個因素後,就業報告要遠比表面看來更好。聯儲局理事費舍爾亦有類似看法,1月和12月就業情況受到寒冷天氣的重大影響,淡化了職位增長疲弱資料的份量。

港股走勢是美股加內地股的綜合體。過去幾年美股升,內地股跌,所以港股橫行,只要美股守得住向上走勢,香港就唔會係一個跌市,維持做上落市。你睇美股個一年圖(見附圖),美股從早前低位強勁反彈,上個低位仲守到1年的上升軌,若未來幾日美股向番上,咁美股就會定番。唔好以為美股唔關香港事,若美股不斷穿位向下,睇港股低位亦要向下移,例如本來預佢在20000點至25000點中間走,見美股破位向下時,就唔好死牛一邊頸唔變啦。

過年期間和一位包拗頸的朋友飲茶,就講起馬年這個20000點至25000點的可能波幅,包拗頸朋友就問,點解一定唔會見19000、18000點,甚至更低?這個朋友的講法是將命題轉移,我無話「一定唔會」跌穿20000點,只是現時看以一年計,若在2月反彈完再下跌,較大機會在20000點附近找到支持,若然重要假設有變,例如退市令美股破位不斷向下,港股當然有可能同樣向下穿位啦。

拗頸朋友亦唔係唔識嘢,佢有佢睇法,佢話恒指成份股中部份如騰訊(700) 和銀娛(027) 升得太高,其他如好多內銀雖然只有5、6倍PE,如果佢哋盈利跌一半,都超過10倍PE,所以內銀仲可以大跌㗎。

佢亦講到一個唔想輸的心理,若果20000點買咗,個市跌到19000點,佢會好唔開心,所以一定等跌得好殘先至入市。

「星期日睇報紙」理論
我問佢過往買唔買到底價,佢話買到㗎,我再問買到幾多,佢話好少,通常唔敢買得多。佢係年薪過百萬人士,銀行存款以百萬計,以往咁樣等底價買,只買到10萬、8萬元股票。我以一年波幅20%計,即係佢賺2萬,以買股回報率計好似好多,但以佢可以投資的銀碼計,我又覺得佢買得太少。當然佢只是唔贏,但無輸,已經好過好多亂炒輸好多的人。

但我覺得佢可以冒多少少風險。關鍵在於佢放大了即時危險,美國著名基金投資者彼得林治有個「星期日睇報紙」理論,美國的周末版報紙好厚,做好多專題,財經專題好多都係好誇張,講呢種危機嗰種危機,佢認為睇完你乜股票都唔使買,但事實上大部份危機不會發生,會發生的危機也多數不在那年發生,可能幾年後才發生,買完沽咗危機都未出現,彼得林治就認為不要過份誇大風險。

好似我呢個包拗頸朋友怕內銀盈利跌一半的講法為例,中國要搞利率市場化,唔想銀行咁壟斷窒礙經濟,有條件地開放銀行業競爭,例如畀外資銀行在上海自貿區開分行,開放競爭係一個大方向,長遠內銀前景一定唔可以盲目看好,所以我都開始唔推介你買內銀做長線投資,即係買咗放埋唔理,或者月供諗住買佢10年那一種,都不宜買一個由壟斷到開放的行業(其實中移動(941) 已經係一個先例,開放競爭令佢利潤和股價不前),問題係內銀盈利會唔會好快跌一半?

內銀盈利跌一半前,先要盈利唔增長,佢哋增長放慢是事實,今個月底下個月初佢哋派成績表可以睇到多啲,但未似盈利會馬上大跌。如果內銀盈利有少少增長,股價不至於大跌,應該維持呆滯局面,咁佢只係拖住指數唔上,唔至於大插。

所以今年港股會唔會大破去年19500點的低位,關鍵應不是內銀大跌,而是由美國收水帶來的變局,包括美國股市會否由升市變成跌市,以及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股市會否不斷穿底,如果外圍衰過舊年,港股就會穿底,若然美國保持升勢,港股又唔會死得。

我那個包拗頸朋友是承受風險太少,而不是一般散戶那樣承受風險太多,佢可以買50萬股票,為了捕捉那一個真正的底部,結果只買了10萬,即使這10萬元股票一年賺20%即是2萬,以50萬可投資的錢計只有4%回報(因為其他錢放銀行接近無息)。我建議佢分三注,在跌近20500點先買一注指數基金,19500點再買一注,18500點再入最後一注,三注入齊平均價19500點,無跌咁多入唔齊三注睇環境決定再唔再追,相反入齊三注後跌得更多,應該都唔會跌得太離譜,指數股衰咗有得守,又有近3厘息,好過放銀行,係有風險,但風險都可以控制。記住分段入市係一個預定的策略,不等如衰咗溝淡,我從來不贊成溝淡,認為贏時可以谷,輸就縮,而唔係加注。

從買指數股開始
有些散戶太勇,唔識風險;有啲散戶太乖,接近完全唔冒險。唔好望一朝富貴,散戶以為富貴險中求,搏命用全副身家去買仙股或超高價股份,風險太高,一衰就輸身家。但倒過來說,即使你想增值,都唔可以完全唔冒險,問題是如何冒可以控制的風險。

後生仔、中年人、老年人,可以冒的風險不同,後生仔做嘢幾年有10萬元,全部攞去博,輸錢可以再來過。中年人有100萬身家,同樣咁博,輸清好難搵得番,所以可以將財富分類,一部份買有租收的物業睇長線,一部份買股票,而且要較多買大股,唔好炒咁多仙股。老年人有幾百萬退休金,若然攞去炒股,輸晒點算?我唔係作大,我真係有個朋友,佢係高級公務員,仲有5年退休,之前炒股已輸咗大部份身家,樓亦輸清,家返去同父母住居屋。佢仲話畀我聽,佢等退休攞大筆退休金,然後去炒股重新博過,我心諗,佢過去炒股往績咁差,攞筆退休金去博,輸晒點算?在現今轉得咁快的社會,你以為好穩陣,2000年買8號仔都可以唔見一大半,炒股那有保險?

我上面呢段話,同之前叫人冒險好似相反咁,我只係想講唔同年齡、唔同性格的人,我畀佢的投資建議好唔同,想資產增值,一定要冒一啲風險,但風險要可控,年紀愈大,愈不應該冒自己不能控制的風險。唔識揀股,可以從研究指數股走勢開始。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 舊文